舞蹈者

印度猴群虐杀狗群,上演猴狗大战,动物也有

发布时间:2022/10/11 14:22:17   
白癜风科研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20311/10417619.html

一说到猴子,大家会先想到什么呢?是老少皆知的六小龄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或是周星驰演绎的踏着七彩云霞而来的至尊宝,还是被称为国宝之一的金丝猴?

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可不是中国的猴子,而是印度的猴子。在印度神话里面,哈努曼是神猴的形象。但是,在印度教徒中,哈努曼是神,而猴子都是哈努曼的后代或亲戚,神圣而不容冒犯。所以,猴子在印度没人戏弄,更没人捕杀。大家如果身处印度,无论野外或森林里,还是乡村、城市,几乎都能看到这些猴子的足迹。

猴狗大战,硝烟四起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印度这个国度,有猴群的地方,是非也不少。相信看过央视频道的动物世界的我们,都见过不少种类的动物大战,那一个月死伤只以上的猴狗大战,你是否见过?

细思极恐,猴子对狗子到底有什么深仇旧恨,才会做出如此残暴的行为呢?据报道,这场猴子对狗的复仇事件,发生于印度西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某个村庄。

这里的猴群阵仗十分庞大,而在街道上成群结队的狗子们看起来也颇有阵势。在本次猴狗大战中,猴群的战斗方式无情且残忍,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次战斗比较明显地展现了灵长类动物的智慧。它们先将狗抓住,但不直接杀死,而是把狗子带到高高的屋顶或者树上,狠狠地把狗子摔下去,极大地提高了狗子的致死性。

那为什么整个猴群都如此残忍呢?都疯了吗?还是它们天生弑杀呢?根据村民描述,导致猴子们做出这一系列极端行为的导火线是几只狗子杀猴崽事件。此前,一只母猴带着一只小猴子在村子里玩耍,然而谁曾想天降横祸,小猴子突然被几条大狗包围并残忍杀害。

一些当地村民目击了该事件,但是没有及时地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悲伤欲绝的母猴逃走之后,或许是把此悲剧通知了整个猴群。在印度地位高贵的猴群,可能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和屈辱,于是展开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有条理的报复行动。

猴群每天都会不定时地进入村庄,捕杀体型较小或年轻的狗子。他们出其不意的行动,往往能给狗群制造恐慌,让他们四散奔逃。随后,机智的猴子便顺理成章地,趁乱逮捕到一些势单力薄的小狗子。

在几夕之间,村中原来的小狗就几乎被团灭了。机智的猴群并没有用之前的策略对待大狗。它们采取逐一击破,以多欺少的办法。具体做法是,猴群用各种办法把每只大狗分散,让狗子落单,接着以几只猴子包围一只狗。在如此手段和力量压制下,可怜的大狗们毫无疑问几乎无一幸免。

这些惨死的狗子大多是为人类看家护院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村民们,自然不能放任猴子的嚣张行径不管。然而,村民对狗群的拯救,并没有让猴子知难而退,反而导致“报复心”异常强烈的猴子愈加不满,把愤怒迁移到了人类身上。杀红了眼的猴群,竟然把人类小孩也添加到了“猎杀名单”里面。接下来,村子里时常发生猴群抢夺小孩的可怕事件。

是可忍孰不可忍,设法团灭狗子这些行为已经非常恶劣,竟然还胆敢伤害人类的孩子们。但是由于宗教信仰原因,村民不敢捕杀猴子,只好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朴素的村民希望能把这些癫狂的猴子们都捉走,但是相关部门来捉拿这些猴子时,猴群似乎能未卜先知,竟然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让蹲守几天的工作人员空手而归。

然而等相关工作人员收拾好各种家伙撤退村庄之后,猴群又“雄赳赳、气昂昂地”再次来到村子施虐,残杀了更多的狗子。为了制止猴子的疯狂举动,当地政府人员布置了陷阱,成功抓获了几只猴子。幸运的是,猴群被威慑住了,学会了收敛,退回了森林,很少再打扰、挑衅人类了。

历时一个多月猴群疯狂报复狗群事件终于落到了尾声。毫无疑问,此次PK,猴群碾压式胜利,狗子死亡超只,该村的村民也被卷到战争里面,受到了惊吓和伤害。

看完这个匪夷所思的动物大战事件,我们是否会忍不住去思考,为何猴群有这么大的复仇意识以及如此高明的作战策略和手段呢?自我意识和复杂情感是人类独有的吗?

动物有自我意识和复杂感情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科学家盖洛普小戈登做的一个著名的镜子测试,他试图用动物照镜子后的行为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其实,当我们照镜子时,我们能够清晰地认出镜子里面的是自己,但是只有少许动物知道镜子中的是自己。

在实验中,动物身上会被实验者标上两个无味的颜料斑点。测试斑点通常被置于动物身体上在镜中可见的部分,而对照斑点则放在动物身体上可触及但不可见的地方。科学家们观察到动物的许多反应可以显示它意识到测试斑点是在自己身上,还是忽视对照斑点。

目前通过镜子实验的动物有10种:大象、大猩猩(年)、黑猩猩、倭黑猩猩、红毛猩猩、瓶鼻海豚(年)、虎鲸、喜鹊(8年)、蚂蚁(年)、大蝠鲼(年)。

但是镜子测试有2个缺陷:

一是有很多动物最敏感的感官并不是视觉,比如狗、猪、猫科动物等,靠的是嗅觉,也许它们也有自我意识,但是不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实际上“镜子测试”仅仅是开创性地提出了检测自我意识的一种途径,相信未来或许有其它模式的神经反应测试,来发现更多动物的自我意识。

二是还存在一种可能,有的动物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镜像,但是并不担心身上的标记,认为不值得擦掉。

虽然我们得承认镜子试验并非完美,但是仍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所以有的研究机构至今还是采用这个镜子测试作为研究手段的。

人类都有自我意识和复杂情感吗?

罗格斯大学的婴儿人类迈克尔·刘易斯实验室为此做了一项研究,他们挑选了88个年龄为3到24个月大的孩子做红点实验。

实验开始,他们在婴儿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在他们鼻子上涂一个没有刺激和气味的红点,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反应,如果婴儿在镜子里能立即发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并用手去摸它或者试图抹掉,表明婴儿已经能区分自己形象和加在自己形象上的东西。如果在实验中,婴儿能知道镜子里的那个是自己,那个红点在自己脸上,就意味着该婴儿的自我意识萌芽了。

实验中,14个月大的茱莉亚根本无视鼻子上的红燃料,也不知道镜中倒影就是自己,因为她此时对自己还没有认知。茱莉亚缺乏自觉能力。但是比她大几个月的朱丽娜就有完全不同的表现。17个月大的Mohammed,对着镜子时,他只是盯着镜子,他还是太年幼以至于无法意识到自己。

而24个月大的Hunter,她看着镜子退了一步,当她再次观看时,她揉了自己的鼻子。22个月大的Shira也注意到了鼻子上的印记,他触摸了自己的鼻子,由此可以表明,她认出来了镜中的自己,并且达到了自我意识的阶段。该项研究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通常出现在孩子18个月大的时候。

罗格斯大学的婴儿人类迈克尔·刘易斯实验室继续做了一项关于婴儿如何感受复杂情感的研究。实验中,研究人员告诉参与实验的孩子们:现在有个闹钟在计时,他们需要在两分钟内,完成拼图任务。

该实验过程,研究人员会通过控制闹钟,操控测试。参与实验的Alana第一次做任务时,被允许完成拼图。当她看到自己限时内完成任务,她的整个身体都对自己的成就表现出自豪。然而第二次,研究人员故意在Alana完成拼图前控制闹钟响起,并告诉她没有完成任务。她意识到自己失败了,表情沮丧,开始逃避与他人的目光接触。

研究人员继续让后面参与实验的孩子们分别体验成功与失败,然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该项研究表明只有当婴儿意识到自己的成就和失败,骄傲和羞愧的复杂情感才会出现。

那在这个猴狗大战中,猴群是否因为猴崽子的死亡,能感受到失败和愧疚,而在灭狗举动中能感受到胜利的自豪呢?我们暂时不得而知。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初步的自我意识并非人类独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7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