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历史 >> 唐代舞蹈陶俑的工艺渊源,及其演变过程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厚葬之风的盛行为唐三彩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其根本原因是制陶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陶器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和制造最早的器具之一,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到唐代,经过劳动人民几千年的不断实践,制陶工艺有了很大发展。
特别是到了唐舞俑出现了多种釉彩的陶器,以黄、绿、白、赭为主,(蓝色较少,且名贵)多彩并用,比以前单色釉陶前进了一大步。后人称唐三彩,即多彩的意思。唐代的陶瓷业,在技术上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陶瓷的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唐代舞蹈陶俑的工艺渊源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陶瓷在唐代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不仅至唐而始有窑名,从文人士大夫的吟赋题诗中也表明瓷质器皿在社会上层的生活领域中已占据重要的位置,除了已有的贮藏器、饮食器、文房用器、卫生用品以外,作为冥器的陶舞俑也应时而兴。
唐舞俑是唐三彩的一个类别,它是将制成的陶坯烧到℃后重新上釉,经过二次烧窑而制成的一种工艺品。在高宗、武则天时期,唐舞俑的颜色以绿、黄、赭、白几色为主。盛唐时期,唐三彩的烧制达到了顶峰,三彩俑数量众多,装饰生动活泼,胎质坚硬,釉色均匀,造型多彩多姿。除前面所述几种颜色之外,蓝色也被大量使用。
唐舞俑是这一时期唐三彩陶俑的典型杰作。它盛行于唐高宗至唐玄宗年间,其制作地点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它的陶瓷工艺对后世有很大贡献,为后来多彩陶瓷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丰富了陶瓷器的装饰方法。唐舞俑大部分采用雕塑与釉色相结合的技巧,用贴花、印花、刻画、塑花等技术,分别做出人物肢体的多数姿态形象;巧妙地运用釉汁点描、斑描、涂绘、泼洒的方法,做出各种人物在生活中的不同动作。
这种把釉药和色剂混合绘制成的图案花纹,称之为釉花。釉花的出现,可谓是陶瓷史上的又一大飞跃。其特点不同于在瓷器釉上彩,或釉下彩,但却似为是釉上彩或釉下彩的前驱。
二、唐代舞蹈陶俑的演变过程新石器时代的人形泥玩偶,最早是指古代墓葬中随葬所用的“面目肌发,似于生人”的偶人,不是作为代替人殉葬的俑而存在的,是替代活人殉葬的偶人,是先祖们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俑”,产生于中国古代的丧葬理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进步而逐步产生的。
人形玩偶是古代殡葬时使用木制、陶制或其他材料雕制而成,用于替代活人的陪葬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替代品。陶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是商周人殉制度的变相改造才得以延续,是在厚葬制度下所产生的文化现象。
在秦汉至隋唐时期,陶俑最为盛行,它是我国春秋战国以来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古代葬仪中随葬的器具,除了包括随葬用的偶人,还有具有生命的家禽、动物,以及人们想象中的神灵鬼怪等,也均被纳入其中使用,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陶俑群体。它们是殉葬的人形,是作为主人享乐的工具。它的出现象征着这个社会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唐舞俑成了众多陶俑中的又一个经典,原始的社会中歌舞者陪伴着主人的生活,纵情享受其中的乐趣,死后也要将生前那种享乐的情感带入阴间,歌舞在陵墓中陪伴主人度过每一个寂寞的夜晚,可想而知舞蹈俑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俑真正开始成为墓葬品的主要物件,代替了人殉旧俗的随葬俑。如杂技俑,此陶俑的形体较小,塑造粗俗简陋。此类型的陶俑高度一般控制在10厘米左右,有男有女,说唱的,舞蹈的,演杂技的应有尽有。
汉承秦制,其等级、礼乐制度有一个明显的表现便是乐舞,由于西域乐舞杂技幻术和边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入,尤其是乐舞俑、百戏俑极为普及且丰富多彩。它们不仅富于材质方面的修饰美,姿态格外传神,舞姿优美,生动活泼,改变了秦俑古板和动态僵硬的缺点,极具不一样的动态之美,且中晚期的车马俑造型笨拙,实体敦厚,气宇非凡,体现了汉代人物思想超前、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
唐代的陶俑数量随之增大,样式多样,艺术形象也越来越多,分类的方法也有多种。唐代是一个善于总结与继承的朝代,当时的国家不仅强大、制度也相对完善、思想开放、社会安定,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非常快速。再加上南北朝各族乐舞都有着相互的交流融合,为舞蹈陶俑艺术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题材。
只有舞蹈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仍保持着以人体表现文化的主要特征,依然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保存着不同时代的多种文化因素。原始社会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的生存都交结在一起,一般是以集体的形式呈现的。而物质与精神两者却始终交织在一起。
劳动发展了人的手与脑,培养了思维与艺术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人们常常强调其他的方面,而忽视其语言文字的特征性;或是不把这种“人体文化”视为文化。一切艺术均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的真实并不是逼真的再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对现实生活的细节把握、提炼。
舞蹈陶俑,顾名思义是人物俑类的一种,它是通过人的肢体各部位构成的一个动作姿态俑,是创作者从现实生活中经过美化提炼的。笔者将唐代舞蹈陶俑根据各种动态特征分为以下四类:坐立类、骑射类、伎乐类和舞蹈类。
坐立类:在唐朝舞俑大多以女性为代表,双钗望仙髻女舞俑为艺术匠师擅于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艺术形象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舞者是从里到外对美好生活都怀着一颗向往的心。乐舞俑和说唱俑中大多以男性为主,动作热情青春洋溢,面部表情丰富。舞俑的大量出现,充分体现了唐朝政治强盛,思想、政策的开放,一派繁荣的气象。
伎乐类:是唐陶俑中最具特点、优美、生动的一门类型,其中不分男女类别,兼备了艺术性、礼仪性与欣赏性,具有严谨结构的多段乐舞大曲等,技艺精湛、传播极广。他们有的手持乐器表演,有的表现出翩翩起舞的样式,装扮得绚丽多彩,神态婉转动人,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了纵情歌舞者的优美形象。
舞蹈类:在唐朝专业歌舞伎人的社会地位是很卑贱,但舞蹈艺术却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重视。如陶女舞俑,唐,一件高20厘米,另一件高21.5厘米。此女俑上著翻领袖衫,下著长裙,头微微外侧。两件舞俑形态相似,两臂分别上举下垂,双腿一伸一屈,看似翩翩起舞的样子。
从服饰和舞姿的角度来看,正是属于汉族传统的“软舞”形象,有坐着的,也有立着的,正如史籍中的坐部伎与立部伎制作的。坐部伎与立部伎的同时出现,亦属罕见,一般来说这样的情况均表示此组乐舞俑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说明了在高水平的乐舞表演中,软舞依旧占有相应比较强的社会地位。
胡人的思想、信仰、艺术风格、舞蹈音乐、服饰绘画等都给唐舞俑注入了新鲜血液。如胡人杂技俑,唐代倒立俑,红陶,高11厘米,头戴毡帽,上身穿对襟衣,下身穿着长裤,双手用力撑着地面,面部朝下,下腭离地面很近,双腿向上弯曲,形体优美。
唐朝舞蹈与音乐有着紧密的结合,特别是从中西亚及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所传入的舞蹈,深受当时当地的人们喜爱欢迎。节日庆典上不仅要有歌舞表演,外出郊游,也要带上伎乐助兴,这种具有西北及域外风情的乐舞俑始终占据陶俑的主流,当是这种风尚在陶俑制作上的表现。
唐舞俑来源于远古时期、汉唐艺术、汉唐文化、汉唐精神,在昌盛繁荣的历史背景下,必然会产生丰富多彩的文化条例。这些俑器有的是烧陶,有的是泥制,但与汉舞俑不同的是,大多数有彩色和彩釉。彩釉的颜色通常为黄、绿、白,即所谓的“三彩俑”。
唐舞俑普遍流行,其艺术成就可与汉舞俑比肩。汉舞俑质朴传神,浑然一体,服饰也是极具汉服特征。而唐舞俑则是在汉舞俑的基础上再做了一次艺术的升华,比汉舞俑更精致,人物也刻画得更细腻,富丽多彩,形神兼备,且人物形象太多丰腴、大方,都达到了该时代的很高水平。
三、总结唐舞俑造型和其他时代一样,有继承也有创新,以其圆润丰满的体态,增加了造型的气魄,在形体上以虚实对比的空间效果使造型富有变化,较之前朝作品更觉洗练凝重、齐整大方。总之,汉唐盛世艺术的发展是奠定在稳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又有稳定良好的环境所以才会有汉唐时期中国艺术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