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前景 >> 在唐朝的不同时期,飞天艺术也展现了不同的
在唐朝的不同时期,飞天艺术也展现了不同的特点。
在唐朝的前期飞天形象的变化,更多地体现在飞动的美之上,这和唐朝前期的政治特点和繁荣的经济是分不开的,而发展到唐朝后期,飞天形象的艺术造型和仪式,已经没有前期的欢乐和进取,而逐渐地变得更加淡雅,人的体态也变得越来越清瘦,也反映出了唐朝后期国力不断衰败的情形。
而当飞天形象不断传播到了五代到元代时期时,已经处于一个衰落的时期,飞天形象上大部分是继承了唐代的特点,并没有更多的创新,开始变得越来越公式化、规范化。
飞天形象的艺术水平和风格特点,明显地展现出一代不如一代的特点,五代和北宋时期的飞天形象并没有任何创新之作,并且没有了蓬勃的生机,越来越不受到重视,造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颜色比较清淡,色彩相对来说不富丽堂皇。
而元代时期更是莫高窟的最后一个朝代,在这一时期的飞天形象中,主要是以线条为主,色彩的表现越来越减弱,在线条的构造上更加讲究粗细变化停顿等,更多地呈现出自身的情感。
元代的飞天形象并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身体比较沉重,已经没有了轻盈的飞动感,更没有了佛教飞天的姿态和风貌,敦煌的飞天形象开始走向了衰亡。从本源上来看,飞天的艺术形象是和佛教息息相关的,但是飞天形象的建立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如果说敦煌飞天是本土文化的产物也不为过,可以说飞天形象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一个代表,也是文化交融和碰撞的结晶,更是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中国的历史变迁。在飞天形象中,主要还是与中国早期的精神密不可分的。
中国有着龙飞凤舞的传说,而在飞天形象中为这种分享提供了恰当的载体,也让这种民族特色的形象更加的具体化。
在道教的文化中,有着传说中的神仙羽人,可以把飞天形象称之为空中飞行的天神,而在佛教的文化不断传入之后,佛教的飞天和道教的飞仙,在艺术上产生了一种融合,但从飞天的造型上来看,就有着非常浓厚的中国特色,飞天造型中的人物形象在飞舞的时候,一般是头部和肩以及足部等形成了一种扭曲,展现出一种S型,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体表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的女乐舞蹈一般都是以S型为主,而且还体现了龙飞凤舞的印象,所以说飞天的形象很好地让中国的原始文化被唤醒,也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相应的基础。我们可以发现,在飞天形象的不断融入中,绘画技巧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更多地展现出了中国的点线记忆,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就是点线艺术,其也成了飞天艺术的主要表达手段。
在不同的时代,尽管艺术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都是以点线艺术为主,他们的点线艺术发展也跟随着中国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地变化,一方面飞天形象不断地上下飞舞,把佛法的世界渲染得更加飘逸出尘,另一方面中国独特的线条技艺更加让这种飘逸出尘完美地呈现,二者实现了最好的融合,让飞天形象带有了更多舞蹈的味道,得到了充分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