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特写欢腾的高原舞者从昌都到济南,逐梦之旅

发布时间:2023/8/6 17:16:58   
北京哪个酒渣鼻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117/8598818.html

昂扬热烈的音乐声中,23名女舞者手持热巴鼓,面带笑容,阵形整齐、步伐敏捷地“冲”向舞台前沿,姑娘们热情、奔放的气势瞬间感染全场,观众席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中,这群舞者留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来自雪域高原的独特气息和生命活力,给评奖地济南带来了绚烂的异域色彩。

这支舞蹈名叫《欢腾的高原》。说起开头的场景,编导兼领舞洛松丁增笑着说:“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舞台设计,但是直白、坦率的情感表达让观众产生了共鸣。”

表演结束,46名演员都哭了

《欢腾的高原》由46名舞者共同演出,他们大多来自西藏昌都市康巴文化艺术团,距离济南公里的路程,此行,并非一帆风顺。

昌都市康巴文化艺术团团长贡布朗加介绍说,他们本来预计10月21日到达济南,这样能有充足的时间适应环境,合理安排排练,结果因为天气原因,西藏当地航班取消,时间就在往返于昌都市区和机场之间消耗了。10月23日来到济南后,队员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醉氧反应,感觉总也睡不醒,身体状况欠佳,匆匆进行了一个下午的排练,大家心里多少有些没底。

10月25日19时30分,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第一场如期而至。《欢腾的高原》第二个出场,藏族舞者的坚韧和技艺连他们自己都低估了。没有失误,没有意外,没有遗憾,只有被多次点燃的现场氛围和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洛松丁增说,当时完全沉浸在舞台上,只在表演结束时注意到了全场的掌声,他看了一眼队员们,大家都哭了。这场表演,他们已倾其所有,呈现出了最佳的艺术状态,表达出了他们想要诠释的全部情感。

天生舞者,人在危机中前行

众所周知,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但其实受限于经济条件和认知水平,能接受正规艺术教育的孩子并不多,这也给当地很多艺术团体带来了人才断档的问题。

此次参加“荷花奖”,《欢腾的高原》就从昌都所属县城借用了两名演员,他们从所在地赶往昌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加大了表演磨合的难度。

面对人才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昌都市通过定向委托培养等方式选取艺术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洛松丁增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曾求学于四川师范大学和北京舞蹈学院,在年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中,他代表北京舞蹈学院表演舞蹈《玄音鼓舞》和《老雁》,前者荣获大赛金奖,后者也获得二等奖,如今更成长为康巴文化艺术团的台柱子,舞蹈《欢腾的高原》也主要来自他的创作。

贡布朗加说,虽然康巴文化艺术团没有特别充足的人才储备,但是在西藏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成长环境中,队员们天生会跳舞,艺术领悟力、表现力非常突出,这是其他地区的舞者很难比拟的,而且他们对艺术拥有着淳朴、真挚的追求与热爱,这也是舞者最可贵的品质。

艺术创新,为时代与人民添彩

今年的“荷花奖”评奖开设第二现场进行实时点评,点评嘉宾毫不掩饰对《欢腾的高原》的喜爱,特别提出将藏族三大舞种中的弦子和热巴进行了创造性融合,令人印象深刻。

洛松丁增创新融合两大舞种的想法由来已久,特别是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用精彩的艺术作品向党和人民献礼成为他的一桩心愿。然而创作的过程并不容易,两大舞种表演方式、风格、技术要求等有诸多差别,新的作品既要保持原有的艺术特色,又要合理兼容、符合新时代的审美要求,这对每名舞者都是考验。在不断的创作、磨合中,全体队员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特别是女舞者,每天要练习转圈至少圈,练完经常头晕恶心,由于长时间手持热巴鼓,每个人手上都磨了厚厚一层茧,有时候因为大家站得近,动作位置稍有偏差,道具蹭到脸部,就划破出血了……

经过不懈努力,《欢腾的高原》终于在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的舞台上精彩绽放。作品以乐器弦子、热巴鼓为伴奏,加入了男女人声烘托情绪,优美的弦子舞与热情奔放的热巴舞完美结合,展现了丰富的藏族舞蹈风格和深厚的藏族艺术文化底蕴,以崭新的歌舞面貌歌颂了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诉说着党的无限恩情、尽情展现着当今藏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济南之行短暂而美好,美丽的泉城风景已成为心底温馨的记忆,而高原舞者的逐梦之旅,仍在继续。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宋亚鲁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4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