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前景 >> 三人舞的创作寻求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展现
舞者在舞台上展示舞蹈动作时,需要借助创作编排让观众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因此,不仅要舞者表现好已编排的动作,还要将作品里的情感内容表现出来。舞者的表演要与观众的情感形成共鸣,进而引发观众对生活的感悟。舞蹈创作编排时,通常是通过思维将情感转化为形象,然后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舞蹈三人舞《我的姐姐》的创作寻求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其中包括对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结合的探索,现代审美与民族舞蹈艺术特征的融合,目的是在当今多元的社会语境和艺术审美之下,展现群众舞蹈表演的独特魅力。群众舞蹈编排思维创新的艺术价值以“新气质”凸显主题舞蹈艺术要以“新气质”凸显主题,其表现手段不同于语言文字,艺术手法也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舞蹈需要借助动作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需要编排出可被观众感知的舞蹈形象,以体现编导以及表演者的审美特点、内在情感、审美方向,以及体现出生活原有的属性。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需要结合日常生活,一部有内涵的舞蹈作品需要获取真实生活中的灵感,并加以构思提炼,最终加工成为艺术作品。创作编排舞蹈作品需要创作者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特别是群众舞蹈,还需结合风俗文化。创作者通过观察和体验,将思想与情感融入到舞蹈动作及表演细节中;创作者要挖掘舞蹈内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角色;创作者还要注重体验生活,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创作主题加以诠释,借助舞蹈编排将情感内涵全面地表达出来,保证舞蹈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以“新观念”挖掘情感元素在当代,舞蹈艺术效果不仅局限于舞蹈技巧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大众审美标准的提升,仅注重舞蹈技巧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舞蹈艺术在发展中需要融入更多的情感。情感与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的共同作用可以强化舞蹈表演的效果,舞者的表演要协调好肢体动作,实现情感的融入,把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呈现在舞台上,要以“新观念”思想挖掘内在情感。
舞蹈作为表现肢体语言的视觉艺术,除需要舞者具有较扎实的功底外,还需要舞者借助眉、眼的神情来完成舞蹈创作,如果舞者神态呆滞,无论舞台怎样衬托都难以取得好的表演效果。舞蹈作品三人舞《我的姐姐》就是“用眼传神,以形表情”的典型。舞蹈编排中,情感作为灵魂,与肢体动作加以融合,借助肢体动作实现情感的传递。动作与情感共同作用才能将舞蹈表演艺术化。舞蹈源于生活情感的提炼,优秀的舞蹈作品一定饱含创作者的情感。舞蹈作品需要有情感作为基础,情感与肢体动作的共同作用可以将情感具象化,肢体语言在舞蹈情节中具有表现意义。从舞蹈作品三人舞《我的姐姐》可以看出,舞者将剧情的跌宕起伏借助肢体动作得以呈现,表演十分到位,动作、表情贯穿于舞蹈表演的全过程。以“新形式”塑造情感内涵舞蹈作品要表达出创作者的思维、情绪,需要以“新形式”塑造情感内涵,如果舞蹈仅是动作的机械展示,就会失去艺术价值。
动作技巧的创新编排是为了将情感更好地表达,要表达的情感如果脱离了动作本身,观众也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三人舞《我的姐姐》中幽静空灵的音乐配合柔和的动作、激昂的音乐配合大幅度的动作,以“新形式”塑造出了情感内涵。判断此舞蹈的艺术效果并不能局限于技巧的难度,而是需要判断舞者是否采用最为合理、最得体的肢体语言将情感准确地传达给观众。优秀的作品艺术化处理了情感与身体的关联,优秀的舞者可以把握住个人身体和情感的关系,即可以实现神韵的完美配合,达到以情而舞、以舞传情的效果。三人舞《我的姐姐》创作中的思维创新模式舞蹈作品借助时空穿越深化主题艺术源于生活,舞蹈编排也需要从生活中吸取营养,获得灵感。作品创作可以借助多种方式来深化主题,并借助动作加以表达。舞蹈作品的精髓和主题可以称为艺术特色,观看舞蹈作品需感受到这一特色。
舞蹈表演借助不同的肢体动作对不同的情感加以表达,三人舞作品《我的姐姐》在舞台上诠释出“现代时间”与“过去时间”穿越性的融合,以“交错一融合”时间线的手法来诠释时空感。编排者通过思维创新,使观众容易被舞者的情感所打动,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艺术体验。通过动作与情感的融合营造意境艺术表达要实现意境的传达,对于舞蹈艺术来说,情感是核心。舞蹈的艺术效果不仅由作品的立意决定,还由情感的表达决定。在舞蹈作品的创作中,要借助多种舞蹈艺术语言强化表现效果,来创造出更加饱满的舞蹈形象。舞蹈作品的创作要素是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作品的表达还要与舞美、音乐相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出舞蹈作品的意境。有关时间线融合的舞蹈作品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都是人物在当下的情绪舞蹈。
《我的姐姐》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在同一个空间内诠释不同时间段三个人物的交叠关系。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为主线,以长凳为道具,从姐姐的头巾展开故事,睹物思人,回忆以往生活的点滴。小时候“我”与姐姐的美好时光,在山上对姐姐归来翘首以盼,抢姐姐心爱的头巾,与姐姐玩耍打闹,因为自己倔强任性惹姐姐难过……通过追忆的形式,来表达“我”对姐姐的思念,表达珍惜当下的美好愿望。包容的姐姐、淘气的妹妹,以及长大后当下的“我”,构成三个人物关系。以道具长板凳作为儿时的记忆符号,以头巾作为情感纽带,将姐妹之间的情感联系起来。舞蹈动作的创新营造了意境,因此,舞者在舞蹈编排中融入创新思维特别重要。优秀的舞蹈编排者要将个人的思想感情、肢体动作、背景音乐加以融合,并结合个人对作品主题的理解,编排有内涵的舞蹈动作,实现思维创新。舞者在进行表演之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调整好情绪,结合所演绎的人物进行思维创新。
这样演绎时,通过音乐节奏的烘托与即兴发挥,可以塑造出具有艺术感的舞蹈形象。舞蹈动作融入情感进行表演,可以使作品具有艺术效果,更具灵魂和生命力,将舞蹈的内容充分拓展。例如在三人舞《我的姐姐》中,舞者时而轻梳羽翅,时而引吭高歌、眺望嬉戏,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肢体动作,表达出作品的美好情感。“统一时空”和“分离时空”的创新结合艺术家的想象力是实现创作的基础,创作要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如果舞者的想象力与表现方式超出了作品的内涵,观众会感到没有头绪,不理解舞蹈的内容、思想与主题。舞蹈的编排要形成一个整体,要实现主题、结构、题材、人物、环境、音乐、背景等要素的共同作用。舞蹈编排的思维创新模式要结合这些要素,以形成和谐的整体。舞蹈编排要让表演者从真实的自我变为舞蹈人物,这也可以理解为演员塑造人物形象、进入角色的过程。
演员对于角色的特点要加以体验、感受,走进其内心世界,以保证舞蹈形象具有生命力。三人舞《我的姐姐》采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示出这样的情景:“统一时空”和“分离时空”结合空间、灯光与特定的舞蹈动作营造氛围。所谓“统一时空”,是指将两个在不同时间线的人发生相同属性的动作,放在同一空间内;“分离时空”是指两个在不同时间线的人在不同空间内对话,可以是相同属性的动作联系。无论是统一形式还是分离形式,都需要梳理好作品的结构,例如,首先需要设计好交代人物的先后顺序;其次需要交代人物之间的某种联系,设计特定的舞段动作、道具等;最后要通过舞台空间、灯光、服装设计来渲染时空之间的关系。结语在舞蹈表演中,创新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
创作者借助情感表达能深度展现出舞蹈主题,还可以充分呈现出舞蹈动作的情感内涵,结合神韵来表达主旨。从舞蹈表演的角度出发,创新思维可以提高舞蹈的艺术感染力,还可以引发观众共鸣,拉近舞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效果。舞蹈表演时,要以“新观念”挖掘情感,提高创作者对思维创新的重视程度,进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