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介绍 >> 民俗风情乾县民间艺术
乾县民间艺术
皮影戏
皮影戏亦称“影戏”或“灯影戏”等。通常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时,由演员边操纵边演唱,配以音乐伴奏,剧目唱腔多以秦腔、弦板腔为主。
乾县马连镇勃洛村皮影戏传承人田文(左)张教练(右)夫妇
乾县皮影是以牛皮为原料,经过炮制、刮薄、磨平,呈透明状,再将各种人物图案绘制在上面,用斜刀、圆刀、平刀、三角刀等各种型号的刀具雕刻后,予以染色而成的。其造型朴实大方,优美动人,服饰华丽,刻绘简练、严整,突出了西路皮影的特点。
弦板腔
弦板腔是流行于陕西乾县、礼泉、咸阳一带的地方剧种。据《乾县县志)记载:“该剧种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乾县弦板腔剧团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弦板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碧霞
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
它的唱腔有九种固定板路。即:导板、上音子板、正板、紧板、二流板、气死人、三不齐、流板、撒板等。弦板腔所表演的剧目相当丰富,如三国戏《桃园结义》《三请诸葛》《回荆州》以及《紫金簪》《武则天》等;新编剧《借驴》《十三姐妹闯三关》《七星剑》;移植剧有《穷人恨》《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其剧目特点是语言通俗、故事内容丰富,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民间故事。音乐唱腔豪迈奔放、慷慨激昂,具有传统的乐观气质和明快开朗的性格风度,表现英雄豪杰一类的武打戏最为适宜。
乾县弦板腔《紫金簪》剧照
它不仅具有我国北方戏剧的豪迈刚健,也具有我国南方戏剧委婉的特点,在拖腔上长短适中,适合戏曲爱好者赏听,甚至那些偏爱歌曲的人群大多也能接受。
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弦板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袁富民
崔岳
专家学者探究弦板腔现状群策群力共同抢救地方戏曲
自乐班
乾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关中文化大县之称。随着城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县涌现出大量文化活动示范点、社会自乐班、民间戏曲、铜管乐队、锣鼓队等多个民间团体,长期活跃在城乡为群众演出。
在每年举行的城镇文化活动中,各类自乐班推出了自编自演的大合唱、舞蹈、戏曲、快板、独唱、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娱乐性强,参与性广,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广大群众对党的热爱、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拥护和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为了指导群众文艺活动健康开展,乾县还聘请了在文艺、舞蹈上有一定技能和影响力的义务监督员和辅导员,因势诱导,组织开展娱乐活动。先后成立了大型广场舞蹈表演队,在县人民广场进行表演时,规模宏大的场面吸引了万名群众前来观看。
随着乾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乾县城镇到处活跃着形式多样的“文艺自乐班”,他们吹拉弹唱,百花齐放,歌唱党的好政策,歌唱美好生活,促进了乾县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知识卡片
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END
声明:本文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