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介绍 >> 南京南京中,日军的那场祭祀,来自
《南京!南京!》中的震撼场景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日本鬼子在颓垣败瓦里击鼓奏乐、鸣歌跳舞。
那是南京彻底沦陷之后,而这场舞蹈也是鬼子眼中的“南京占领庆典”。
他们脱去外衣,戴起头巾,或抬着大鼓,或立于车旁,以缓慢的速度在中国的土地上游走前行,如魑魅魍魉,似群妖复生,向他们眼中的神灵炫耀胜利。
和之前中国军民遭遇的苦难不同,这场祭祀,鼓声激昂,肃穆中透露出欢快的情绪,但这出欢快的背后,则是对日军暴行的鞭笞与反思。
祭祀初始,两名赤裸上身的军士敲起大鼓,热烈的鼓声中,祭祀队伍缓慢前行,舞仗队动作整齐划一,孔武有力,强烈的视觉冲击带来的仪式感外,更有隐忍着、却又冥冥之中期盼发作的煽动力。
这段场面用时将近6分钟,描写是最为常规与直观的,先是通过近景的细节剖析出力道的美感,再用静置镜头中的远景带出行进中队列的庞大与庄严。
只是,这是属于日本人的祭祀,供品是难民营中暗无天日、朝不保夕的中国人。
反讽效果带来的拷问,鞭挞在每个以侵略者身份站在南京土地上的人们。
现实中,这场祭祀是甲级战犯、日本陆军大将松井石根的入城仪式,它是一个阅兵仪式,电影里的舞蹈场景其实是导演陆川编的。
这个带有寓意性的东西,是陆川拍摄电影之前梦到的一场戏。
他在导演手记中写道:“那个梦是我拍整部电影的动力,这场戏也是我无论花多大功夫都得拍成的。”
年9月份《南京!南京!》建组的时候,陆川某夜发梦,突然看到一群日本兵在一片废墟上舞蹈,这让他联系到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一拨人的死亡地狱是另外一拨人的游乐场”。
他梦里的舞蹈,则是在日本为了电影素材采访时看到的,让他触动很大。
陆川想,我们怎么就没有没有这样的东西呢?为什么我们就只剩下秧歌儿了,就只剩下广场舞了?我们怎么没有一种东西,可以让大家都能够忘我地去参与?
舞蹈中其实只有四个动作,是四个劳动的动作,都是从最原始民间舞中间演化出来的,然后编成整个舞蹈。
而陆川为了拍摄这个场面,也确实花了很多精力,也花了不少钱。
他找了几百个饰演士兵的演员,先是从中选了12个舞蹈教员进行培训,然后这12个人再各自带队训练其他人,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月。
排练得差不多之后,再把日本人请过来,日本人看了,说没有任何问题。最后又从东京请来了两个鼓手,日本最好的鼓手。
鼓是在河南做的,好的鼓按理说应该是用牛皮制的,可是拍摄的时候资金已经紧张了,剧组花不起那钱,但是陆川又觉得必须得有那个尺寸,一分一厘都不能少,所以用的是驴皮。
日本鼓手下飞机后,就来到现场敲了起来。黄昏,鼓架在半空中,拿高台把它架起来。俩人抬上去,敲一轮儿,现场所有人听了,都觉得这一段必须要拍。
陆川说:“我们发现他们那个精神一直传承着,没有断过,很可怕。其实这些东西都是从我们这边传过去的。”
这场舞蹈是一个极端暴力的东西,它有一种企图控制你的精神和愿望的内意。
在我们的废墟上,他们的舞蹈其实就意味着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占领,亦或是侵略。
而现今,战争过去多年之后,即使不用武器的形式,他们也会用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企图。
影片上映后,这场戏颇遭坊间批评,有不少人认为陆川“美化”了日本鬼子,容易引导观众认同日本。
真的吗?展示日本鬼子的嚣张姿态就必然等于“美化”?
陆川恐怕没这么幼稚,而中国观众想必也没那么天真。
在大银幕上展现日本鬼子之击乐游行,与其说是肯定他们的耀武扬威,不如说是为了营造荒诞的反讽并推动强烈的反省,只因游行的地点并非东京而是南京。
若是前者,效果便是放大了敌人的威风、杀灭了我们的尊严。
但南京是我们的土地,南京是中国的南京,观众是中国的观众,我们坐在黑暗的影院里眼睁睁看着敌人踏在我们的废墟上跳舞嚎叫,打从心底爆发的反感,不会低于望着日本军队和坦克残杀我们的同胞。
因为,南京废墟上的那些歌声和舞技,告诉了我们敌人的战争观点:在其眼内,他们之所以能够攻陷对方的国都,绝不只因在军事战斗上存在压倒性的优势,而更是在文化精神上统制了对方、驯服了对方。
用陆川本身的话来说,亦即他曾在一个专访内所提及的,“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异国的文化在我们的废墟上跳舞”。
当敌人的嚣张程度到了极致,当敌人不止想用武力压制我们,而更企图把我们的精神踏在脚下,我们会同样愤慨到极致。
士可杀,不可辱,中国的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是士,陆川用一组糅合了暴烈和温柔的镜头把观众迫到视觉的临界点,迫我们直视战争的终极意义:敌人想占领的不止是土地,也不止是生命,而更是灵魂。这样的战争,不可以不打。
在影片里加入这场舞蹈祭祀,虽然在形式上写实了日军给战场战死者的鬼魂镇魂,实际上要表达的是让大家铭记历史,并通过震撼的鼓声让我们对于被征服的威胁时刻保持警惕;另外,也是对自我文化丧失的一种悲鸣。
我想,这才是陆川的本意。
(文中图片来自影片《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