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猩猩 >> 黑猩猩的形状 >> 人类智慧从何而来科学家的新发现揭示人类文
做了几期关于人类的视频之后,夫人便提出了一个非常费老公的问题:生活在地球上的众多动物中,为什么单单只有人类,进化出了智慧以及制造工具的能力?而其它动物依然还是野兽?百科上说:晚期智人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大约在距今4万到5万年前开始出现。自此人类步入了发明工具,修建房屋的时代,并且还创造出了最原始的艺术和宗教。《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是这样解释的:人类之所以成为智慧生物,源自认知的改变。他把这一切的改变称为认知革命。什么是认知革命呢?简单地说,在认知革命之前,人们见到老虎,会说这是老虎;认知革命之后,人们见到老虎,不只是会说这是老虎,而且还会把它虚构成一种图腾,比如会说:老虎是人类的守护神等等。
讨论虚构事务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虚构,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力,最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共同编制出故事。正因如此,智人才成为世界的统治者。很多人认为,认知革命的出现,得益于智人较大的脑容量,可问题是比智人出现更早,脑容量更大的尼安德特人,为什么没有成为现代的人类呢?而是在距今大约3万年前灭绝了。这是不是说明认知和虚构事物的能力,和脑容量的大小无关呢?那么是什么让智人拥有了认知和虚构事物的能力的呢?这就要提到一个词——镜像神经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基因”。那么问题来了,镜像神经元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它在人类进化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先弄清楚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百科上说: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说得直白些,自我意识就是对“我”的认知。最经典的问题就是我是谁?换一种口吻你就会深有感触:你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这个时候你是不是也发现了,自我意识中的“我”不再是起一个主语的作用,而是成为了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也正是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概念,成为了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简单地说,人有自我意识,有反思和想象的能力,而动物没有。
人有了自我意识,有了反思,有了想象力,后来才有了《人类简史》里面提到的“讨论虚构故事”的能力。百科说: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
通过百科对自我意识描述的字里行间,我们就能够知道自我意识是一种复杂的心里想象。从这个层面解析,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存在,才能将自己区分于周围的人和物,进而认知整个世界。一句话概括,自我意识就是能够意识到“我”和周围其他的人和事物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证明自我意识的存在,一个著名的实验测试诞生了。
镜子测试
年夏日的某天早晨,正在美国杜兰大学攻读演化心理学研究生的戈登·盖洛普。在洗漱的时候,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突发奇想。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认为自己之所能够完成剃须的过程,是因为自己的大脑识别出了,镜子中的镜像正是自己。然后大脑在驱动手臂神经,指令自己对着镜子中的镜像,剔除自己脸上残余的胡须。根据这一启发,盖洛普认为,可以通过类似的实验,来验证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那就是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是否有自我意识的学术争论。于是他决定用实验来终止这场旷日持久的学术难题。
由此镜子测试诞生了,测试的步骤非常的简单,就是将动物放到镜子前,观察动物的反应,看看动物是否具备“自我意识”。最开始,盖洛普选择了智商较高的黑猩猩作为测试对象。于是他将两只雄性黑猩猩和两只雌性黑猩猩,分别关在两间装有大镜子的房间里。黑猩猩刚进入到测试的房间里,就一眼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然后就警惕了起来,对镜子里的镜像做出各种奇怪的手势,很显然黑猩猩并没有意识到镜子中的黑猩猩就是自己的镜像,而是把镜子里的镜像当成了一种威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第3天的时候,被测试的黑猩猩不再对镜子里的镜像害怕,并且还开始对着镜子梳理自己的毛发,甚至还对着镜子摆弄各种有趣的姿势。很显然黑猩猩已经意识到镜子中的镜像就是自己,也就是说黑猩猩通过了测试。说明黑猩猩是有自我意识的。
为了体现出测试的严谨性,盖洛普加大了测试的难度,于是他再次地找来4只黑猩猩,在把4只黑猩猩关入装有大镜子的房间里之前,对黑猩猩注射了麻醉剂,待黑猩猩在药物的作用下,完全昏睡后,用红色染料在测试黑猩猩的额头位置,涂上一个红色的圆点。这个红色圆点要是不通过镜子,黑猩猩是无法看到的,当然也无法产生触觉。一切准备就绪后,等待昏睡的黑猩猩自然的清醒,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黑猩猩知道测试人员在它们的头上点了红圆点。
等待黑猩猩全部清醒后,再分别将4只测试的黑猩猩关入进装有大镜子的测试屋。起初黑猩猩并没有意意识到镜子里的镜像是自己,在意识到镜子中的镜像对自己没有威胁后,开始试图去抚摸镜子中黑猩猩头上的红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猩猩逐渐意识到镜子中的镜像就是自己,而此时黑猩猩不再是抚摸镜像里的红点,而是对着镜子抚摸自己头上的红点,并且还试图将红点擦拭掉。从两次测试的结果来看,黑猩猩是具有自我意识的。
后来科学家将镜子测试作为检验动物是否具有自我意识的最佳测试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对其他动物的测试,目前通过测试的灵长类动物有黑猩猩、倭黑猩猩和红毛猩猩。在整个动物界中通过测试的动物也不过10来种,比如大象、海豚、虎鲸等,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蚂蚁、喜鹊、隆头鱼也通过的镜子测试。此外镜子测试还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就是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好比我们人类的自我意识,是在1岁到2岁之间才形成的,因为1岁以下的孩子,基本无法认出镜子中的镜像就是自己。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也就是说,自我意识包括的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那么我们是如何理解和准确解读他人的情绪变化的呢?这就要从镜像神经元说起了。。
镜像神经元
年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神经生理学家贾科莫·里佐拉蒂,带领团队在帕尔马大学开展了一项实验讲究,实验的目的是就是对恒河猴的大脑进行研究,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实验中却意外发现了“镜像神经元”,更令人没有想到的这个发现一经公布,就在整个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甚至在后来的研究中,成为了解开人类心理谜题的钥匙。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在一个炎热夏日的中午,被作为实验对象的一只恒河猴,坐在一个特质的实验椅子上,等着研究员取午餐回来。固定在实验椅子上的恒河猴的大脑上,被研究员植入了几根探测脑电波的电极线,其目的是为了获取猴子在做动作时,相关脑区的脑波活跃数据。简单地说,试验猴在抓住或移动一个物体之时,大脑中的一些细胞就会进行放电,然后电极线连接的监视器就会发出哔哔的声音。去取午餐的研究员还没有回来,另一个研究员就拿着一只冰激凌就走进了实验室,此时坐在实验椅上的恒河猴,直勾勾的盯着这位研究员看。就在此时,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当研究员把冰激凌靠近自己嘴巴的时候,监测猴子大脑的监视器却神奇般地发出了声响,可是猴子并没有移动和做任何的的动作,只是看着研究员把冰激凌移动到了嘴边。
于是贾科莫·里佐拉蒂,立刻改变了实验的步骤,将被动监测脑电波改成了主动获取脑电波的实验。看起来很复杂的样子,其实就是在猴子的面前,放一堆葡萄干,然后让猴子执行抓取葡萄干的动作。而就在猴子抓取葡萄干的时候,猴子的大脑中有一组神经元被激活,而且这组被激活的神经元,会伴随着猴子的动作而释放信号。除此之外,研究员还发现,当猴子看到其他人在抓取葡萄干的时候,那组独特的神经元中的,大约20%的神经细胞会被激活,释放同样的信号。起初,研究团队认为,是不是猴子在测试的时候,做了他们没有注意到或者不易察觉的小动作,造成了这种奇异的现象。
可是随着实验的反复进行,最终排除了猴子做小动作的可能性。对此一些研究员提出,是不是猴子对食物的渴望,激活了那组神经元呢?于是实验人员将葡萄干换成了小石子,可是即使这样,当实验人员在猴子面前抓取小石子的时候,那组神经元依旧会被激活。这就说明,那组神经元的活动形式,与猴子看到的动作有关。也就是说,当候仔看到实验人员做抓取的动作时,猴子的大脑就会对这个动作本身做出反应,而与动作的执行者无关。这就好比在猴子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投影仪一样,把他人的动作进行了映射。为此贾科莫·里佐拉蒂,将在猴脑中发现的这组神经元,命名为“镜像神经元”。
百科是这样描述的:人类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激励我们的原始祖先逐步脱离猿类。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为,使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更复杂的模仿,由此逐渐发展了语言、音乐、艺术、使用工具等等。这样解释有点笼统。我们说自我意识就是对“我”的认知,并且能够意识到“我”和周围其他的人和事物是完全不同的。而镜像神经元的意义,就是它能够将“我”和整个外界世界联系起来,说得直白些,镜像神经元就是“我”和外界世界之间的一座互通的无形桥梁。
比方说,当我们看到特技表演者在高空表演走钢丝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也会跟着紧张起来,甚至身体还会跟着表演者左右摆动。当我们在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的时候,也会因为场上的激战而呐喊,更会因为听到“中国男足”这四个字的时候,不自觉的飚一句问候语。当我们看到别人呕吐时,也会感到一阵恶心。这一切都是镜像神经元的杰作。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百科上说,人类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激励我们的原始祖先逐步脱离猿类,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并不难理解,镜像神经元让我们的和猿类脱离,逐渐进化成了高等智慧生物。镜像神经元可以让我们能够迅速模仿和学习他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具有传播性的。什么意思呢?比如在数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人类族群中的某个人在无意中掌握了获取火种的能力,这种技能并不会在这个人的手中消失,而是会向星火燎原那样,迅速在族群中传播开来,甚至还会将这种技能传给下一代。如此往复,人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就会通过学习和模仿长辈,不断的传递下去。
达尔文的进化论讲究的是物竞天择,而物种的演化又是极其缓慢的,比如北极熊为了能够在寒冷北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进化出抗严寒的能力——适应北极生存的皮毛,整个族群要演化出完全适应北极生存的皮毛,需要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数千年也可能是数万年。而具备迅速模仿和学习他人的古人类,就可以宰杀一头熊,剥去皮毛,做出衣服御寒。拥有快速模仿和学习他人能力的人类小孩,会在通过观看父母打猎制衣的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这项技能。
在前面的内容里,我们就了解到,镜像神经元是在恒河猴的大脑中发现的,也就说是镜像神经元并不是人类独有的,那么为什么只有人类才成为了智慧生物呢?美国神经学家拉马钱德拉就曾发表论文说: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理解人类早期智慧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在个别的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也发现了镜像神经元,但是人类的镜像机制则更为复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陈建翔博士认为:人类的镜像机制,在进化的过程中,也经历几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他还说,人类镜像机制从简至繁的过程,可以理解成从最开始的“直接刺激的外部模仿”到最后的“抽象刺激内部模拟”的过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最开始模仿的是观察到的外部动作,随着镜像机制逐渐的复杂化,可以对不存在的观察对象的行为动作,在大脑中进行模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补”。
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学习和继承了前人的智慧与成果,才能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类的模仿和学习的能力是镜像神经元赋予的,说道这儿,你就明白,为什么科学家说镜像神经元是人类文明进步与传承的根基了吧。除此之外,镜像神经元能使我们凭直觉捕捉到其他人的意图,而且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的经验更好地理解这些意图或行为。研究人员说,对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开始于30年前,如今还处于初步阶段。深入研究镜像神经元可以揭示人类社交互动和模仿学习的奥秘,比如,婴儿学习成人的表情就是因为有镜像神经元,而幼儿自闭症可能与镜像神经元功能失调有关,刺激镜像神经元功能还将有助于中风偏瘫病人恢复行动能力。最后夫人说:镜像神经元是神赐予人类的礼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