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资源 >> 孔雀女王杨丽萍,为舞蹈选择不生小孩,
丁克,这个曾经时髦的词因为一条点赞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有一个儿女”,杨丽萍老师某社交平台某网友的回复,还收获了网友上万个点赞。
这个回复也冲上了热搜,引起了娱乐圈一众明星的回怼。
戚薇、李若彤、陈德容、陈数等明星都第一时间,发微博力挺杨丽萍老师。戚薇的回复最刚:一个人最大的失败是:时至今日,还在给我们“女人”下定义,还把儿孙满堂当作女人唯一的成就....生育工具?呵呵,我们早就不是了!
女人一生的价值难道就在于有没有生育子女吗?
社交媒体上关于女人是否应该生育子女、养儿是不是能够防老,在网上争的不亦乐乎。
面对网友的指责,杨丽萍老师也很大方的回应:希望大家都能自在如她。
杨丽萍老师是中国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她是孔雀舞的鼻祖,对中国舞蹈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可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却因为没有子女被女网友否定。对女人最大的恶意,往往还是来自女人,真是讽刺。
年,杨丽萍出生在云南大理某个小县城里,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白族人。
家里兄弟姐妹4个人,她是老大。在特殊年代,爸爸受不了跑了,留下妈妈一个女人独自带着4个子女过生活。
一个女人独自带着4个子女,生活有多难可想而知。杨丽萍身为老大,自然也承担着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她要放牛、打柴、插秧、织布,所有农村女孩要干的农活,她都干过。
虽然生活很苦,但是乐观的杨丽萍总能找到她的快乐,跳舞。
可能少数民族的基因里,天生就带有能歌善舞的能力。
小小年纪的杨丽萍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虽然没接受过任何专业的培训,但她是村里公认跳舞跳得最好的女孩。
年,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下乡挑选舞蹈演员,入团的人每个月会有30元补贴。
13岁的杨丽萍也跃跃欲试,不出所料她被选中加入了歌舞团。
到了舞蹈团的杨丽萍,每天除了练舞就是练舞。杨丽萍的舞蹈基础薄弱,她每天都要加训,常常练功到深夜,可她热爱舞蹈,她从不觉得累。
西双版纳歌舞团经常会外出表演,小小年纪的杨丽萍背着铺盖,跟着歌舞团走遍了云南各个少数民族。70年代的乡村路况和卫生条件有多差,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
杨丽萍的很多队友受不了这样的生活离开了,可杨丽萍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年,杨丽萍独创了舞剧《孔雀公主》,她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还获得云南省表演一等奖。
年,23岁的杨丽萍被调入了中央民族歌舞团。在云南歌舞团获得重用的杨丽萍,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却成了刺头。
歌舞团的团员每天都要进行芭蕾舞式基本功训练,可杨丽萍觉得这样的训练太模式化,离感情和生命太远,她几乎不参加任何排练,也因此拿不到练功服和补助。
她按自己的方式训练,经常一练就是一个通宵。在中央歌舞团多年她除了集体舞蹈,没有得到过任何独舞的机会。
年,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拉开帷幕。杨丽萍想去参加比赛,她靠童年的记忆和想象,编排了独舞《雀之灵》,可团里的领导没有选送她的作品。
杨丽萍没有气馁,她买自己的手表卖了,凑了元,买设备,自己录了《雀之灵》的录像带。
杨丽萍自己骑车去送录像带去给组委会,想要自己参加比赛,可工作人员很为难,那时候的比赛都是要单位选送的,他们也没有办法。
杨丽萍在外面哭的很伤心,工作人员不忍心说,参赛是不可能的了,要不我帮你把录像带放给评委看吧。
评委们看了杨丽萍的《雀之灵》大为震撼,杨丽萍也成了当年比赛的黑马,一举拿下了冠军。
杨丽萍和她的《雀之灵》火了,火到了国外。她多次获得国内外的舞蹈大奖。
在舞蹈界无人不知的杨丽萍在年,41岁的杨丽萍离开了北京,回到了故乡云南。
她去大山深处挑选农村的青年,把民间的乐器搬到舞台上,让他们以自己方式进行演出,投资方觉得这样的表演方式太土,不会有观众,不肯投资。
杨丽萍无奈只能自己去接商演,卖房子养活自己的舞团。
年,杨丽萍从中央民族歌舞团办了退休。她自编自导自演的《云南印象》准备要上演了,遇上了非典。《云南印象》被迫中断,杨丽萍哭了,这是她唯一一次在团员们面前哭。
年8月8号,《云南印象》正式亮相,获得巨大成功。
杨丽萍对舞蹈的热爱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为了更好的表演孔雀舞,杨丽萍留起了长指甲,
长指甲也成了她的标志,据说她每年花在指甲上的保养费就高达数十万。
她对自己的身材管理也很严苛,为了保持身材,她是个素食者,每天都会吃一小碗五谷杂粮做的米饭,配各色青菜,晚餐是不吃的。
杨丽萍除了她的舞蹈、指甲、她的感情也被备受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