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萍之舞老师表演徽娘片段

发布时间:2023/7/9 14:24:49   

欣赏萍之舞老师表演《徽娘》,学习玉斌老师精彩舞评!

萍之舞《徽娘》

《徽娘》,张老师表演的这段舞为安徽花鼓灯舞蹈,是以安徽花鼓灯为元素的一支人物写实舞蹈,舞蹈在诠释安徽古民居女人的生活。

这段舞蹈改编选自舞蹈剧目《徽娘》的第二段,剧目《徽娘》是以古徽州女子的生活状态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一个徽州女子一生守候的故事。

舞蹈开篇是女子独守空房,对影自怜,动作间道尽相思许多愁,表达的是对远方丈夫的思念。然后,舞蹈进入第二部分时,音乐变得轻快,女子眉梢眼角也尽是媚意,仿若回到春天,或许是听到了丈夫就要回来的消息,内心的欣喜与期待都表现在了脸上。剧目的最后,回到现实的女子站在门后,双手欲推开门,眺望外间,失望之中,凄惶无助。

这就是徽州女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男人在外经商,女子在家操持家务等待丈夫归来,身为一个徽州女人,丈夫没回来,自己也得守住这个家,哪怕是没有尽头的守候,直到自己油尽灯枯!

而古徽州的居民楼大多会筑起高墙,高墙上常有喜鹊登梅icon的图案,寓意寒尽春来的喜讯,是对家人的思念与祝福,但同时高墙也预示着对徽州女子的禁锢!

徽州的寒冷,不仅仅是因为风儿的萧瑟和细雨的延绵,而是这静止的青砖白瓦间道不尽的惆怅与寂寞!一块用情思织成的手帕,成为徽娘在这闺阁中唯一的依靠与幻想,或许掺杂着痛苦与失望,或许时而回想着曾经的甜蜜,但更多的是守望,坚信着明天他就会回来,舞蹈剧目《徽娘》体现的就是这高墙中的孤单与落寞,守候与失望!

张老师在前中段舞蹈中所展现的,是剧中女子很想赶紧见到丈夫却又不得不矜持住的纠结心理,张老师的演绎欢快轻盈,以情带舞,舞蹈动作中的圆,拧,倾,都是欢快的内心戏,充分表现了安徽花鼓灯的轻快和流畅!舞蹈的最后,不停的旋转表达了剧中女子无尽的愁绪,急促的碎步代表了剧中女子不愿相信的事实已展现在她眼前!

这段舞蹈,对于舞者整体动作的技巧难度和表现能力要求都很高,非常考验舞蹈功力,而且需要舞者对于人物拿捏恰当,所以舞者一定要提前了解创作背景及内容情感!

张老师的舞蹈表演,顾盼生辉,袅娜娉婷,清冷温润,轻柔沉静,非常的精彩!感谢萍之舞张老师深婉动人的舞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1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