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摆舞之乡的乡村振兴路澜沧县班利村

发布时间:2023/7/16 0:18:56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班利村是一个以拉祜族为主的行政村,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传承基地,也是拉祜族传统舞蹈“摆舞”发源和发展的重要基地,被命名为“拉祜族摆舞之乡”。

摆舞之乡配图

据悉,目前,班利村共有4支文艺表演队,名群众演员,其中拉祜摆舞队人、芦笙队50人。在镇党委宣传部门与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支持下,班利村特别邀请县文化馆和澜沧舞色拉祜舞蹈培训机构对文艺队员进行形体训练和歌舞节目编排,达到公开展演水平。同时,在保留原生态拉祜族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编排了反映拉祜族生产生活的山歌、情歌、婚丧习俗歌曲及自编自演的拉祜族舞蹈和民间武术等作品,打造出了歌曲《牡帕密帕》《花香东回》《打猎歌》《最美丽的拉祜山乡》以及舞蹈《拉祜摆舞》《拉祜鼓舞》《芦笙舞》《拉祜甩包舞》等一批具有观赏性的品牌节目,引客入村,打造一个歌舞文化盛行的特色民族文化村落。

近年来,沪滇协作按照整体打造、分步实施、压茬推进的长期帮扶策略,充分发挥班利村临近空港的交通地利优势和作为“摆舞之乡”的传统文化优势,采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振兴+动力提升”的综合帮扶举措,在帮助班利村实施道路硬化、雨水沟渠、人畜分离等项目的基础上,建设农特产品交易展示中心、文化舞台、文化传承展示馆等游客服务设施,对群众民族歌舞进行重新培训辅导和整体编排包装,让老百姓在农忙之余通过演出增加收入,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以民族特色、民族舞蹈、民族音乐为核心的文旅景点,借势文化旅游业“摆出一个春天,摆出一个未来”。

下一步,澜沧县将以澜沧景迈机场和东回镇打造普洱绿三角区域旅游枢纽为契机,充分依托班利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保护传承基地、“拉祜族摆舞之乡”“拉祜族第一大寨”的旅游资源条件,结合班利村实际情况,把民族文化展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作为班利村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将班利村建成东回镇的重点旅游景区,打造独具特色的拉祜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班利村民族文化旅游新形象。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杨燕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2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