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艺术理论研究者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审视

发布时间:2025/5/4 11:56:20   
北京中科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
倪建林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教育》:自年以后,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与之前的二级学科“艺术学”在学科定位、研究范畴、学术体系方面有无变化?倪建林:艺术学从文学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是对这一学科自身特质的尊重,也是学科建设和管理的需要,这并不会影响艺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也不意味着过去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定位、研究范畴和学术体系必然会发生变化。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脱离了文学的艺术学肯定是不完整的学科,且先不去争论谁属于谁的问题,艺术脱离了文学带来的一个直接的问题就是:如何定义艺术?我的观点是,艺术学的研究可以不对文学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因为它隶属于另一个学科门类的专门领域,但是,宏观思考艺术学的问题时不能排除文学(比如诗歌等),否则连艺术的定义都难以厘清。《艺术教育》:关于“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性质和内容范畴,请谈一下您的观点。如何判定一个研究成果是属于艺术学理论还是属于门类艺术学理论?其学理依据是什么?倪建林:艺术学理论是研究艺术规律的学科,是揭示艺术规律的学问。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综合艺术学理论研究和门类艺术学理论研究两个方面。综合艺术学理论研究也称为“贯通性分支学科”的理论研究,包括艺术原理、艺术历史、艺术起源、艺术哲学、艺术批评、艺术教育、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以及艺术功能等内容。所有这些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都是出于研究思考的实际操作方便,会进一步细分,,但这些分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研究者所观照的对象必须是艺术的全局,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而不是以偏概全,更不是个别门类艺术的个性规律的总结。这也是判断某项研究成果是否属于综合性艺术理论研究的根本标准。门类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学科分类视艺术形式的具体分类方式而定,我们知道,艺术的分类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门类。比如,按照人的感知方式对艺术进行分类,就可以产生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身体艺术和综合艺术;如果按照已有艺术的呈现形态分类,则可以分为音乐、美术、设计、戏剧、舞蹈、戏曲、曲艺、影视、杂技等。但是,按照已有的艺术形态进行分类会给理论研究带来一些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已经产生。随着艺术呈现形态的不断拓展,艺术的创造一次次地挑战着原有的艺术边界(不只是原有艺术门类之间的边界,还有新的形态在不断产生),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者不能视而不见,所以传统的以呈现形态为分类标准的方式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去审视当下乃至未来的艺术发展,否则,无论是综合性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还是门类性的艺术学理论研究都将成为掩耳盗铃式的自娱自乐,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和对艺术实践的指导作用都可能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门类艺术学理论研究的特征非常明显,旨在总结出门类艺术的独特特征和规律。但是,门类艺术的理论思考也不应该是孤立和封闭的,分类是为了方便研究,而不是它们之间本来就有界线,比如,我们不可能抛开诗词去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绘画。总之,门类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必然是在符合艺术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其门类艺术的独特性。而综合性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则是在大量门类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宏观思考艺术的问题,将特殊上升为一般,其研究结论必须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艺术教育》: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实属不易,虽然已过去九年时间,但是艺术学界内部关于某些基本问题的争执仍然不断,比如“艺术”与“艺术学”的名称问题。对此有学者指出,应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1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