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分类 >> 国家博物馆系列第7期新石器时代五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年至前年(即距今约年至年,持续时长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农业生产仍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和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家畜饲养业比新石器时代早期也有一定进步,饲养的家畜有猪、狗和羊,马的骨头也有少量发现。 仰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制陶技术最能代表当时的手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从考古发现看,各部落都掌握了相当成熟的经验,包括选用陶土、塑坯造型、烧制火候等一系列技术和绘画、贴塑装饰的工艺。这时的陶器是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掺杂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细泥彩陶具有独特造型,表面呈红色,表里磨光,还有美丽的图案,是当时最闻名的。细泥陶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仰韶文化时期的文物,共有4件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文物:陶鹰鼎、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彩陶人面鱼纹盆、网纹彩陶船形壶。
仰韶文化鹰形陶鼎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介绍]鹰形陶鼎,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前年),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年1月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并位列第二位。中国新石器时代诞生了多彩的艺术形式,以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最为突出,这已被大量考古发现所证实。古代先民们的创造力与鉴赏力常常超乎我们现代人的想象,而且他们的艺术往往寓于实际劳动之中,与实用性相结合,因此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鹰形陶鼎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器物,是一个将雕塑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型例子。陶鼎呈灰黑色,通体打磨光滑,整体形态采用一只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嘴坚硬有力,两眼突出。鹰体丰满健硕,双腿粗壮刚劲,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撑起整个鹰体。鼎口设于鹰背部与两翼之间,作简单的圆口状,以鹰前胸兼作鼎腹,外形饱满粗壮。鹰鼎虽然形体不大,但采用写实的手法进行雕塑创作,造型协调、结构简洁、体态浑厚,所以反而显得非常威武雄壮。尤其是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不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都彰显出鹰体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内在力量。粗壮的双腿与尾羽巧妙地分为三个支点,成鼎足之势,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在一起。这种设计既保持并强化了雄鹰固有的形神特征,同时又与陶器的工艺造型取得了和谐统一,使器物成为既实用又美观的拟形器。鹰鼎是远古时代雕塑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征显露无遗。仰韶文化以精美彩陶而著称,鹰鼎的问世表明这时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而且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幕后故事]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农民殷思义在村东犁地时,猛然一震,犁铧碰上硬物,他以为是地里的石头,就准备将石头挖出来,谁知挖开犁松的虚土,却是一件鸟一样形状的陶器,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陶鹰鼎。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挖到一件国宝,随手带回家,做了鸡食盆。年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组成的考古队,在华县发现了著名的泉护村仰韶文化遗址。考古队在泉护村遗址进行发掘的同时,还在附近作调查工作。太平庄是泉护村的西邻,两个村庄村连村,地连畔,殷思义见到考古队热火朝天的工作,就主动向来村里调查宣传的考古队员讲了自己曾挖出一件陶器,并将陶鹰鼎送交给考古队,这才使这件珍贵文物见于世人,最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仰韶文化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介绍]彩绘鹳(guàn)鱼石斧图陶缸是新石器时代文物,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年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出土,年1月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并位列第一位。距今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的仰韶彩陶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在制陶艺术上惊人的创造才能。这件大口彩陶瓮,由夹砂红陶制成。瓮是古人作为葬具的容器。此瓮绘一只大白鹳鸟,口衔一尾鲢鱼,鹳的对面绘一把装饰讲究的石斧。这幅题材奇特的画面,充满了神秘色彩。彩绘鹳鱼石斧图是中国画的鼻祖,第一件能够被称为画的图案。他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堪称“中国第一画”!在那个时代甚至更早,其实也有了在陶器上出现的图案,但那时候的图案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几何线条花纹,纯粹是装饰作用。但这个彩绘鹳鱼石斧图就不同啦,他是由几个简单的图案组合而成,那意味就不同了,需要进行独立构思,巧妙创作。从花纹到图画,那是人类艺术的一大步。当然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幅作品已经孕育了中国绘画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两种基本形式──勾勒和没骨。所谓勾勒,就是说用画笔描出图案的轮廓,就像咱们现在的简笔画那样,用线条作画。但没骨就相对生僻了,但也是中国画的基本手法之一,就是不用先用画笔勾勒形状然后填色,而是直接用画笔涂色,咱们传统说的泼墨也就是没骨画法的一种。左边的那只鹳用没骨画身,勾勒眼睛,鱼和斧头则采用勾勒画法凸显形状。左边鹳形态大,故不勾勒直接用没骨画法,右边石斧形态小,故用勾勒凸显形状。两种画法的相互搭配,形成左右均衡的视觉体验,形成心理上的舒适感。《鹳鱼石斧图》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绘画艺术作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童年,即史前时期,就放射出奇光异彩。[幕后故事]年春节初八的早晨,河南省汝州市纸坊公社文化站文化干事李建安在集市买菜时,偶尔从纸坊乡纸北村一位60多岁的老汉那里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该村苹果地发现了不少红陶片。由于工作需要,李建安曾被派往洛阳学习过《文物法》,随洛阳地区文物处参与到纸坊中山寨村大墓群考古发掘,对文物工作有一定经验,猜测这些东西非古董即文物。于是吃过早饭后,他便准备好工具,迅速赶往知情人描述的现场---纸北大队阎村东距黄涧河西岸60多米处一竹园附近。到达现场后,他从一个没挖好的苹果树坑中捡出一部分红陶片,经过20多分钟的拼凑,一个很不完整的尖底陶缸显现出来。后来,发掘成果进一步扩大,他一个人在原苹果树坑的东西向拓展挖开了一个长cm、宽80cm、深85cm的土坑。经过一天半时间的精心挖掘,共挖出红、青两种颜色大小直径、高低不等的陶缸和尖底瓶13个,其中只有第12个陶缸上有鹳鱼石斧的图案,其余的均无任何图案。因为这个陶缸上有图案,李建安特意看了一眼,发现陶缸边沿有一个高约13公分分长呈三角形的口子(当时不在意,李建安分析是大队移土时车辆辗轧所致,此缺口至今没有找到)。当挖出第13个陶缸时他实在太累了,不得不停工回家休息。就这样他分3次把这13个陶器,运到自家的院落里,这便成了13个陶器出土后的第一个落脚点。休息几天后,他开始对这13个陶器进行清理。在清理中,他发现陶缸和尖底瓶里装的是土和人骨头。家人知道后,以放在家中晦气为由,极力反对他把这些陶器放在家中,要求他马上送走。无奈之下他用架子车把这13个陶器运到纸坊公社东院(韩家祠堂主房下东第一间平房内)他的办公室,这是13个陶器的第二个落脚点。后因人事调整,他和13个陶器也随之搬往公社大院的另一间办公室内,这是13个陶器的第三个落脚点。在此期间,李建安曾多次与原临汝县文化馆联系,请求早日把这些文物妥善安置。由于当时临汝县考古工作比较滞后,工作人员对陶器的有关知识了解甚少,再加上重视程度不够,此事拖了又拖。年春节前的一天,李建安的请求终于有了结果,他兴高采烈地用自己的自行车拖着架子车,沿着洛界公路,经过一个半小时行程到达原临汝县文化馆,这是13个陶器的第四个落脚点。时任文化馆馆长的张久益对他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赠送其5双线手套以资鼓励。年灯节的前几天,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命运出现了重大转机,郑州市文联张绍文与侄子张天庆一同到临汝县文化馆访友。进入文化馆大院,一眼就发现一件古陶器摆放在院中的乒乓球桌面上,他快步走上去,发现上面竟绘有鹳、鱼、石斧的图案。张绍文当即找人进行了拍照,又命从小喜欢书画的侄子张天庆找来纸笔进行描摹,(张天庆因此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由他仿制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格外逼真,被国内多家博物馆争相收藏),并当场命名为“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到郑州后,张绍文分别向有关部门领导作了汇报,并撰写了一篇题目为《原始艺术的瑰宝------记仰韶文化彩陶〈国宝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的论文。年10月28日,河南省专项调查组进驻临汝县。调查结束后,调查组撰写了一份署名“临汝县文化馆”的《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这两篇文章均刊登在《中原文物》年第一期上,正是这两篇文章奠定了“鹳鱼石斧图”的研究基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 这是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一座古墓中发现的。 此墓中部为一壮年男性,头向南方,东西两侧分别用天然蚌壳堆塑出似龙、虎的动物形象。类似的蚌塑图形在遗址内共发现三组,对于探讨仰韶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神话史和原始蚌塑艺术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新石器时代(四):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
:新石器时代(六):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
作者,徐祥,贵州安顺人,偶尔读书、旅行、写作、摄影,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喜欢从历史的视角观察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