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分类 >> 舞蹈从不是青春饭,而是一份铁饭碗
“我家孩子学舞蹈,随便跳一跳就好了,我不指望她将来当专业的舞蹈家……”“孩子小嘛,还可以学学舞蹈什么的,大了就没必要继续学习了。”
在舞蹈教室外,我们常常能听到家长们这样或那样的讨论。他们大多都把舞蹈当成了“青春饭”,觉得舞蹈就是跟着年龄来的,年龄大就不吃香了。人们总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会有所下降,舞蹈动作也会受到影响。
其实不然,舞蹈无关乎年纪,有那么多优秀的舞者,50岁、60岁、甚至70岁,还活跃在舞台上,为观众们展示舞蹈的魅力。舞蹈的魅力不在于多么高难度的动作姿势,更多的是其中蕴含的艺术。
热爱无惧年龄,就好比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老师虽然年过半百,但凭借一舞《雀之灵》,仍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光芒。
优秀的舞者不会因为年龄而失去舞台,时光的流逝只不过将他们的舞蹈镀上一层岁月沉淀之美。或许普通的舞者还达不到他们这样的成就,但舞蹈所给予他们的也不会仅仅是一场“青春饭”。
与其介怀舞者生涯的短暂,不如想想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
常听人们说,“这个人看上去这么有气质,肯定学过舞蹈。”这话不假,学过舞蹈的人往往走路姿势特别挺拔优美,但又不是那种简简单单的“抬头、挺胸、收腹”,他们一走一动间,总有种形体的美感。这个就是舞者长时间的舞蹈训练而形成的,他们不论何时都会不自觉的腰背直挺、下巴微收、脖颈微扬、肩膀下压,这种姿态不是刻意为之,就自然而然的,仿佛天生的形态美。
这种直观形象上的改变,常常被人们所熟知。但舞蹈带给舞者的远不止这些,她带给舞者美的感受。通过舞蹈,舞者能从中感受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涤荡升华。
舞蹈是一门艺术,它对于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就好像我们小时候背过的诗三百,初读时不觉得有什么用处,但长大后,这些诗词背后的文化底蕴就好似融进我们的血脉中,看到秋日的萧瑟场景,脑海中会出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舞蹈也是同样,她根植于每个舞者的血脉中,随着岁月流逝,愈加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