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猩猩 >> 黑猩猩生活环境 >> 神奇动物在中国第9讲孙悟空是谁
《神奇动物在中国》继续上课,今天是第九堂课。
成人版音频,由主讲人朱岩带来。
如果你是家有宝贝的家长,或者你是小朋友,可以收听下面这个少儿版,听Jacky哥哥讲故事。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聆听《神奇动物在中国》,我是杭州动物园饲养队长朱岩。
这一讲,我将带大家认识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灵长类动物。
灵长类动物,其实是哺乳纲中的一个类群“灵长目”。它的取名是有含义的,瑞典生物学家C.von林奈最早这样喊它,因为灵长类动物作为人类的祖先,有“万物之长,万物之灵”的意思。
到底哪些动物是灵长类动物呢?只有黑猩猩是吗?猿人是不是?
来,我们,先看个大划分:目前,世界上有种灵长类动物,包括原猴类、新世界猴、旧世界猴和类人猿。
(▲图:猕猴)
那么,灵长类动物和别的哺乳动物相比,究竟厉害在哪里?为什么人们会把灵长类动物认同为与人类相似?《西游记》里,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原型究竟是什么?
别急,咱们慢慢说。
咱们先说说,灵长类动物究竟厉害在哪里?
话说灵长类动物进化的万年里,它们发展出了什么“特异功能”呢?
首先,是它们可以用手了。早期,灵长类动物的手不利于抓握树枝,在频繁的抓握实践中,猿猴的拇指远离其它四指,并与其对立,抓握能力也进一步提高,这也是猿类和人类使用工具的前提之一。
然后,为了更好地提升抓握能力,适应树栖生活,指纹和指甲也进化出来了。
我们常说灵长类聪明,确实是这样。灵长类动物普遍具有色觉和立体视觉能力,色觉的出现可以快速分辨出成熟、未成熟的果实,这种识别色彩的能力在大部分哺乳动物中是没有的,也是人类获得审美意识的前提条件。
随着视觉系统越来越发达,直接刺激了大脑的发育,使灵长类动物具有较强的学习和获取经验知识的能力,大脑的进化正是随后人类形成家庭和文化的前提条件。
除了这些适应性特点外,灵长类动物也有了锁骨,上肢可以前后左右自由摆动,这些都是让其它哺乳类动物望尘莫及的。
除了生理进化,群居的灵长类动物还发展出了一套生活法则。
(▲图片:猕猴)
比如,一群猕猴里,总会有猴王。在猴群中找到猴王并不难。它们通常体格魁梧,尾巴高高翘起,特别是进食时,猴子们很会看眼色——如果看到谁来了,立马不争抢最好吃的食物了,那个来的就是猴王。
不过,要成为猴王也不容易。猴群一般在3年左右,会出现一次猴王争霸赛,要经过多次对老猴王的挑战,才能成为一代霸主。
当然,这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社会结构。灵长类动物研究起来可有意思了,它也有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可以有一夫一妻型,也会有一夫多妻型、多夫多妻型,还有重层社会,这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结构,比如金丝猴家族。
(▲图:金丝猴)
其实,古人很喜欢把“猿猴”并称一起出现,有时候我们也是根据出处,来推测古人遇到的是猿还是猴。
当然,有时候古人也会用其他词来形容它们,比如犬字旁的“猨”(yuán)、虫字旁的“蝯”(yuán)。
那么,孙悟空究竟是猴还是猿呢?
(▲图:猕猴)
有人会说,孙悟空应该不是猴,是猿,因为它破坏力很大,应该是像“金刚”一样的大猩猩。
但是负责任地说,孙悟空肯定不是大猩猩,因为中国本土动物里,没有大猩猩。
那它是啥?
猿和猴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物种,“猿”一般指的是类人猿,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而“猴”一般指的是原猴类、新世界猴和旧世界猴。
如果仔细观察它们的尾部,你就会发现,猿与猴大不同!猴有尾巴,而猿没有,这是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之一。
孙悟空有尾巴,从本质上来说,它就是猴。而且很可能就是猕猴,是旧世界猴。
(▲图:猕猴)
但是,它的聪明程度,又向猿靠拢。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猿的上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猴。比如,直立行走时,猿的上臂可以上举,而猴大多不行。
另外,在智商、情商等综合能力上,猿也完胜猴。猿的生理、心态、行为和智力等方面都比猴更接近我们人类。猿和人类拥有同一个祖先,是近亲关系。
所以说,孙悟空是神猴。
中国人对于灵长类动物,特别是猴,都有着好感。形容时,褒义比较多。
古代诗人擅长于借助猿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出现了很多千古绝唱。《全唐诗》中以“猿”、“猴”、“”(niù)为题目的唐诗有57首,而诗句中含有这3个字的多达个作品。李白、徐寅、杜甫、白居易、韩愈、杜牧、李商隐等著名诗人均有咏猴的诗篇。
近代,毛泽东也借孙悟空表达自己对猴的喜爱,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一说到猿猴,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立马浮现脑海。
考据分析,李白当时从白帝城出来时听到群山里的猿声,应该来自于长臂猿。
因为它们爱“唱歌”。
杭州动物园中有14种猿猴,包括黑猩猩、白颊(jiá)长臂猿、金丝猴、黑白疣(yóu)猴、德氏长尾猴、黑叶猴、山魈(xiāo)、四川短尾猴、藏酋猴、黑帽悬猴、环尾狐猴、松鼠猴、领狐猴、猕猴。
其中,白颊(jiá)长臂猿、金丝猴、黑叶猴、四川短尾猴、藏酋猴及猕猴在我国有分布。
(▲图:黑叶猴)
(▲图:短尾猴)
如果你早上来,就可以听到白颊(jiá)长臂猿的引吭高歌,不仅有雄性的“独唱”、雌雄的“二重唱”,还有家庭成员的“大合唱”等多种形式。声调由低到高,清晰而高亢,几公里之外都能听到。
那唱歌是为了表示开心吗?也是,也不是。
它们这种习性,既是群体内相互联系、表达情感的信号,也是对外显示存在、防止入侵的手段。
(▲图:长臂猿)
你要是观察长臂猿的一生,就会发现它很有意思。它们的雌雄成年后,毛色是不一样的。在动物园,如果你看到个体较大的黄色长臂猿,就是雌性,黑色的则是雄性。雌性在它的一生中,毛色会发生多次变化,出生时毛色为黄白色,5个月大左右时全身变为黑色,6到6.5岁时又变为棕黄色,这也是它此后一生的毛色。
(▲图:长臂猿)
另外,长臂猿还是一往情深的痴情种。它们具有和人类一样的社会结构,也就是一夫一妻制,这在灵长类动物中也是比较少见的。
我们杭州动物园曾将一只雌性长臂猿送去温州动物园,试图让它“二婚”,以合作繁殖后代。但它始终依恋身在杭州的原配,在温州动物园的三四年里,它始终没有和其它雄性长臂猿配对,最后还是独自回到了杭州。
(▲图:长臂猿)
但是,这是件好事吗?
不同于人类世界,在灵长类动物中,这种一夫一妻制是一种比较落后的社会结构,对种群繁衍存在一定的弊端。
像广西黑长臂猿,现在就灭绝了。
当然,不能怪人家不生孩子,灵长类动物数量的减少,其实受到了气候变化、森林碎片化、种间竞争、人为捕猎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
其实,我国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分布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原猴类、猕猴类、叶猴类和长臂猿类等共24个物种,大部分分布在西藏、广西、云南、海南等地,但是现在一半以上物种已濒临灭绝,在近期灭绝的,除了刚才提到的广西黑长臂猿,还有海南白臀叶猴和直隶猕猴。
因此,保护灵长类动物的核心就是保护森林栖息地。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为保护森林贡献力量。例如,少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具,节约用纸等低碳生活,相信在大家的长期努力下,我们能够逐步恢复灵长类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杭州动物园供图)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音频小课◆◆◆
请分享到朋友圈
转发给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