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黄梅戏的表演与舞台美术

发布时间:2023/5/7 18:10:02   
黄梅戏《红楼梦》剧照

#黄梅戏#艺术的早期阶段,发源于民间歌舞,无论是表演还是舞台美术都处在借鉴壮大时期。从表演方面来看,当时只有两个角色,后来又增加了小生的角色,主要表现了农民和其他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夫妻间的生活琐碎,又加上受到京剧艺术的影响和感染,逐渐成为一个以唱功见长的地方性剧种。新中国成立后已经能表演人物众多、故事曲折的大戏,随着舞台艺术的发展以及演员们的不懈努力,黄梅戏的表演艺术逐渐趋于成熟。

角色行当

黄梅戏形成之初,只有“三小戏”“两小戏”,戏剧人物少,布景简单,乐器单一,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串戏”,即将几出小戏串在一起表演,在角色上增加了“正生”“青衣”等行当。

后来,剧目的角色多以生、旦为主,并逐渐形成上四角、下四角的角色。此时,黄梅戏的角色行当武戏依旧较少。此时,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仍然以生、旦、丑为主。并没有专工花脸的行当,因为当时班社演员较少,演整本戏的时候往往要一个演员演好几个行当。后期,随着一些现代戏的上演角色行当逐渐趋于严格,界限分明,几乎每一部剧本都有专门的典型形象。

基本身段和特技

京剧中讲“唱念做打”,京剧对于演员的基本功要求极高。而黄梅戏作为一个地方性剧种,刚开始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固定程式。草台班子期间,基本上以唱为主,辅之以简单的动作,表演者手拿扇子或者手帕,台步没有固定的规定,大多根据舞台大小进行调整。由于很多演员没有舞台基本功,所以无法照搬大剧种的舞台特技。

黄梅戏《女驸马》剧照

年,黄梅戏的基本身段出现了甩发、纺纱、推磨、打猪草等基本功,大多是从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中改编出来的。他们完美体现了黄梅戏艺术朴素细腻、抒情流畅的泥土气息。最经典的几种特技大多依靠演员的基本功创造出来的,如“甩满发”“上床还魂”“单腿独立”。“甩满发”又称“甩大顶”,这是黄梅戏旦角的专有特技,要求表演者在击锣的那一瞬间,把梳在头后的所有发髻全部甩到前面,上身稍向前,甩头数圈表示人物在走投无路时的悲苦激昂之情。“上床还魂”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表演,它要求表演者睡在台上的椅背上,颈脖子上枕着一张椅背,脚脖子搭在另外一张椅背上,把身体悬空,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根据剧情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

黄梅戏的舞台化妆

黄梅戏发展初期化妆十分简单,通用的材料只有粉黛、桃红,根据不同的行当画不同的妆容,正生的眉毛稍上微弧,老生的眉毛较粗。在草台上演出时,花旦在头上装束彩色的大球,老旦裹着彩绸。新中国成立以前,受到京剧的影响,一些戏班子开始自己制作头面,这一创新吸引了很多观众。新中国成立以后,化妆改用油色,用假发、假睫毛来塑造人物形象。

黄梅戏《女驸马》剧照

黄梅戏的脸谱

黄梅戏原来多是表演三小戏,没有脸谱,表演生活的琐事给老百姓看。后来向京剧学习,老艺人马维喜做了突出贡献。马老先生喜欢勾脸,后来逐渐用在表演中,因演员、行当各异,没有固定的程式。

黄梅戏的服装

黄梅戏中的三小戏,服装简单,基本不演袍带戏,生旦丑皆由男演员扮演,每到一个地方表演,就向当地的居民借衣服,不同的角色借不同的衣服,在领口系上白毛巾。正式的班社成立以后,花旦穿好看的绣花鞋,彩旦穿蓝褂子、花裤子。新中国成立以后,服饰大有改进,有很多做工精良的演出服。

黄梅戏的道具

黄梅戏的草台班社初期,班主备有马鞭、纸扇、手帕、冈包等物,早期演出中,还出现过“砌末代人”的表现手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上演剧目的丰富,安庆市剧团添置了绣花各色桌帷、枪把子等,并配有专人制作道具。

(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4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