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走路要踏实的踩高跷

发布时间:2023/11/22 13:03:18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0516.html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俗称缚柴脚,也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出现,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因为技艺性强、流动性强、形式多样,且因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适宜远近观赏,因此深受群众喜爱。但你知道踩高跷是怎么来的吗?据说这个游戏跟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有关。一次晏婴出使邻国,担心因身材矮小受到邻国国都人的嘲笑,于是就装了一双木腿,让自己变得高大起来,结果弄得邻国君臣啼笑皆非。晏婴又借题发挥,把外国君臣挖苦了一顿,羞辱了他们。从此,踩高跷活动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还有一种传说,是把踩高跷同贪官污吏作斗争联系在了一起。话说从前有座县城叫两金城,城里和城外的人民关系融洽,每年春节都联合办社火,庆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料后来来了个贪官,竟把这当成发财的机会,规定凡是进出城办社火的人,都要事先交三钱银。遭到百姓的言辞拒绝,贪官就用关城门和挂吊桥相威胁。但这并没难住聪明的百姓,他们随后就踩着高跷翻越城墙,跨过护城河,继续欢度春节。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和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在祭礼中就要踩着高跷模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则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而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着木跷,手持原始捕鱼工具的渔民形象。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居住在今天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然有踩长木跷捕鱼的习俗。不仅如此,非洲扎伊尔巧克威部落宗教仪式中,也有踩跷的表演。一名腿上绑着长木跷的巫师徐徐走动,两手缓缓起舞。这应该是“图腾崇拜说”、“宗教仪式说”的又一佐证。高跷本是我国古代百戏的一种,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开始流行了。表演者不但能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表演丰富多彩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的有一丈多。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被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的“高跷”,用一到三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表演者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角色,一人或多人相互逗舞,在唢呐的伴奏下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高跷同时有文跷和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叠罗汉、倒立、劈叉、跳高桌等动作。据史料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用来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绑在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做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表演者会扮演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动作搞笑,往往能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而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则多是戏中的角色,诸如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济公等等。表演者边演边唱,如履平地,并且逗笑取乐。现在,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也时有出现。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高跷人数不定,一般有十几人。高个子踩低跷,矮个子踩高跷。表演者身着传统戏装,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有趣、声情并茂,为广大人民所喜爱。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会有踩高跷这个表演。之后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才结束。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摆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等吃食,放鞭炮表示慰劳。高跷队会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时,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则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4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