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珍情在贵州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位语文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编排舞蹈,将深藏在大山的苗家民间艺术带到了公众视野。杨再清,三都自治县打鱼民族学校语文老师,年被评为省级“乡村名师”。十多年来,怀着对苗族文化的崇敬,杨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编排苗族民间舞蹈《跺月亮》,获奖无数,其中包括了舞蹈界最具权威的“金荷花奖”。年7月28日,杨再清带领的舞蹈团受邀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十周年庆典晚会,山村孩子亮相国际舞台。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即将启幕之际,记者回访了杨再清老师。回想起多年来的坚守以及舞蹈队如今取得的成绩,杨再清很有“成就感”。“作为土生土长的苗家人,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就是我的初心。”年少时,杨再清看到祖祖辈辈们只能靠着“一亩三分田”为生,日子很是清贫,他暗自发誓,“不光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要回到家乡改变孩子们的命运”。年,他如愿成为打鱼乡盖赖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达成了自己的第一个愿望:传授知识给孩子们,为山区教育贡献力量。年,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盖赖小学组织老师们发挥所长,增强对学生课后关怀活动。杨再清看到传统苗族民俗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于是,他决定把苗族传统簧管乐器芦笙带进校园,男孩学习吹芦笙,女孩跟着节奏舞蹈。在每天一点点的积累中,杨再清的课后活动,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舞蹈作品——《跺月亮》。年起,杨老师开始带领“跺月亮舞蹈团”参加校级比赛,广受好评。知名度提升后,孩子们的舞台也越跳越大,县级、州级、省级比赛络绎不绝,深山里孩子丝毫不怯场。年,杨再清带领的第三代“跺月亮舞蹈团”,斩获第九届专业舞蹈比赛荷花奖银奖。自此,杨再清达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愿望:更好地传承苗家民俗文化,带领孩子走出大山。《跺月亮》取得成功,许多媒体、爱心人士开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