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身边社区里的老师带动家园成长

发布时间:2025/1/15 11:28:16   
北京中科白癜风在哪里 http://www.wzqsyl.com/
在社区,退休人员指导街坊邻里写字作画,父女俩搭档开设专栏为身边人推荐好书,白领录制多集英语视频通过互联网传向乡村,退休教师回归社区教高龄老人手指操……在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将自己的技能、爱心,无私传递给他人,带动社区家园共同成长。分层分级退休人员是“学生”也是“老师”退休后宋燕(右)担任幸福研修苑舞蹈队队长兼指导老师“宋姐,您看我的动作到位吗?”“李老师,您看这幅画色彩合理吗?”……在大栅栏街道,“幸福研修苑”家喻户晓,1.6万多名社会化退休人员在这里琴棋书画、唱歌跳舞。老人想学什么,“幸福研修苑”里都有老师教。这些年,社会化退休人员不仅生活有保障,学习的欲望也越来越强了。早在年,大栅栏街道就成立了社会化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是北京市首家社会化自管组织,也是“幸福研修苑”的前身。社会化退休人员张履端是自管小组的组长之一,“成立之初希望用自管组织的方式帮社会化退休人员提升生活质量,让他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张履端谈起成立自管小组的初衷时说。在与个别退休人员交流中,张履端了解到他们都渴望学习。“有个退休人员告诉我,年轻时就想学画画,但碍于没有时间。还有个退休人员有功底,问我能不能找个画画的地方。”随后,张履端深入社区做了详细调查,发现还真有不少志同道合的“画友”,她把情况反映给了街道。年,在街道支持下,书画小组诞生了。这是“幸福研修苑”成立最早的小组。如今,书画组已经成为“幸福研修苑”的招牌队伍——博雅斋书画坊。如果疫情平稳,博雅斋书画坊的队员们每周二会相约在大栅栏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交流学习。“李老师,您给看看我这个字写得怎么样?”难得有时间相聚,大伙都带着自己的作品,摆在桌子上互相学习。李学蘅是书画坊的骨干,退休前曾是北京育英学校的一名教师。她说自己刚加入书画坊时是一个“小白”,从零基础练起。同是书画坊成员的刘淑英有一定功底,经常帮她找不足,带着她练习。李学蘅写字绘画水平提高得很快,能教新加入的成员。“不少老人来到书画坊学习后,心情更好了。”作为负责人,和振岐见证了书画坊10年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十几人到如今的四十人,“老有所学”的氛围越来越浓了。除了“博雅斋书画坊”,“幸福研修苑”先后组建了舞蹈队、朗诵队、编织队等近10支文体队伍。舞蹈队队长宋燕退休前在企业工会就负责文艺方面的工作。成立之初她就主动请缨负责队伍建设,队伍中藏龙卧虎,队员们有不同的表演风格。在排练中,大家互相指导,交流对于表演的理解,“队伍里没有真正的老师,我们热爱跳舞,都希望把表演做到完美。”宋燕觉得“幸福研修苑”平台唤起了退休人员的精神头,满足了“老有所为”的需求。有兴趣广泛的退休人员,同时参加了合唱队、朗诵队、模特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认识新的朋友。大栅栏市民服务中心主管黄俊的电脑里有一个“个性化需求库”,需求库里不仅记录着社会化人员退休关系划归属地街道的名单,还有他们曾经的职业、兴趣爱好、特长、希望提供的服务等内容。今年是社会化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成立十周年,也是打响“幸福研修苑”品牌的关键一年。在满足退休人员“老有所为”的基础上,今年的愿景是实现公益化。“幸福研修苑”的退休人员不仅在队伍中发挥作用,也为社区文体发展贡献力量。书画坊的李桂芳不仅字写得好,在暑假期间还教社区儿童写毛笔字,因此获评“优秀教师”称号。“许多老人不仅热爱生活,对社区建设也有热情和想法。我们也希望通过‘幸福研修苑’这个平台,培养更多社区治理的老师。”黄俊说。线上支教“Susan教英语”送出“北京关爱”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十岁的张慧科为给家里还债辍学进城打工,十三岁的代课老师魏敏芝独自将他找回。在现实中,各地的“乡村教师”同样兢兢业业,为万千乡村孩子点亮人生梦想。家住陶然亭街道的杜姝,化身“互联网乡村教师”,线上支教,为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送去了“北京关爱”。杜姝与学生击掌,送上鼓励杜姝出生于年,研究生毕业后便开始在西城区从事英文儿童图书创作工作。这期间她一直热心公益,在边远山区支教时,亲眼目睹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对学习的渴望。“他们聪明努力,眼里仿佛有光。他们缺少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杜姝觉得可以为此做点什么,于是从年开始,发起了公益项目“Susan教英语”,系统地把英语教学视频放到云盘,方便贫困地区的孩子免费学习。至今,杜姝已制作教学视频多集,形式从英语基础学习到自由交流,服务于2至12岁的孩子。与此同时,杜姝还提供了周期为五年的互联网免费课程体系。目前,已有超过万全国各地的儿童从杜姝提供的视频课中受益,视频点击总数超过3亿次。“我一直相信教育的本质是公益,我的目标是不让任何一个想学习的孩子,因为贫困和地域的限制被挡在世界舞台之外。”与魏敏芝同龄的杜姝,同样践行着“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她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孩子们搭建起免费学习英语的互联网平台,让同学们在田埂上看到希望。如今,“Susan教英语”在微博上已经拥有60多万粉丝,杜姝几乎每天都在微博上与孩子们互动,孩子们也会上传一些自己学习的视频,低龄小朋友看着单词卡读单词,稍大一点的全英文造句、讲故事……在众多孩子中,杜姝对网名为“大师姐”的孩子印象最深刻。这位“大师姐”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家里租了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地方做小餐馆。在视频互动中,杜姝经常能看到她坐在角落,戴着耳机全神贯注地跟着视频学习,一边写下单词,一边大声地朗读,旁边能看到有人在吃饭,环境非常嘈杂,有时客人还会让她帮忙打包餐食。“看到孩子在如此环境下还努力学习,我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杜姝说,从最初只能讲几句话,到现在绘声绘色用英语讲故事,“大师姐”的进步让她非常欣慰,而像她这样积极向上的孩子杜姝遇到很多。除了微博,杜姝还开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3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