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琴棋书画班开在家门口

发布时间:2023/1/21 2:54:12   

大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阅览室。邱茜摄

潭头镇乾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书法班。邱茜摄

高州推出留守儿童陪伴志愿服务项目“趣童年”。受访者供图

插花活动丰富了妇女的精神文明生活。受访者供图

“留声机”法律咨询服务走进潘州街道南新社区。受访者供图

在根子镇元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孩子们快乐学篮球。受访者供图

“注意手腕用力,笔触要轻。”早晨,走进大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书画教室里数十名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软笔书法,细致认真。旁边的戏曲活动室里,不时传来阵阵丝竹之声与舞蹈室奏起的舞曲相互呼应,大家互不干扰,各自沉浸在文化艺术的世界里。

“今晚有舞蹈班还有乒乓球班,你参加哪个?”“今天省乒乓球队退役的容老师过来指导,走快点!”傍晚,高州市潭头镇乾坡村的村民晚饭过后,三五成群一边闲聊一边快步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合。这里隔三岔五举办各类兴趣班,村民文化充电忙。

在高州,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多才多艺又热心的文明实践志愿者成为村民的艺术老师,琴棋书画喜欢哪样学哪样,镇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同时,高州还推出“码上学习”“婆孙乐”“微实践”“卢妈妈”“四点半课堂”等一大批品牌服务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学习、生活的切身难题,还大大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素养,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精神文明生活。

据悉,仅第二季度,高州共计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余场次,受益群众超20万人次。新时代文明之风吹遍高州城乡,群众的精神文明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

●邱茜黄新华张倩影

更高

高标准建成两个省级示范所

下午4时,走进大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阅览室,灯光明亮,温度适宜,30多名孩子正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2万册图书整齐地码在书架上,阅读区摆放着数十套五彩的桌椅,桌子绿意盎然的绿萝为这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增添一份活力。孩子们有的安静地坐在座位看得入迷,有的悄声与同桌分享书中有趣的内容,有的正在书架上挑选心仪的读物。

“我喜欢阅读名著。”3年级学生雷倩瑜正在阅读高尔基的《童年》,而她的同学钟阐仪则热爱自然科学。她们正在参加“21天阅读挑战”活动,每天下午都会一起过来阅读打卡。

大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坐落在繁华的大井镇圩街一角,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平方米。配备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乐器室、多功能会议室、舞蹈排练室等功能教室,并建有健身广场、文化长廊、篮球场等阵地,是当地群众学习、交流的精神家园。

“随着镇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生活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第一要素。”高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亚凤直言,要满足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首要任务就是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个主阵地并搭建完善的平台体系。

年,高州作为第一批省级试点,率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阵地建设。年,高州市实现市-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全覆盖,创立阵地建设“六个一”标准,建成“1+28++N”实践架构,搭建“1+13+N”志愿服务队伍架构。并于年吸收应急救援大队等专业服务力量,将志愿服务队伍扩充为“1+21+N”架构,全力打造一套平战结合的志愿服务体系。以“讲、评、帮、乐、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六结合”的实践模式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要快也要好!”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需求日渐增大。为加快建设步伐,高州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中心、图书馆等平台和资源,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帮扶工作队、商会、热心企业等力量,积极配合、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同时,在各镇(街)高标准建设2个示范站,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阵地建好,还要用好。”李亚凤说。为此,近年来高州组织28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全面自评,对标查找漏洞短板。市委宣传部全体班子成员下沉调研,全面摸清阵地基本情况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一年一年调研、一年一年改进,阵地环境持续优化、功能室不断增加、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服务机制越来越完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这两年,高州克服疫情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在财政普遍收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主动作为,先后打造了大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分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两个省级示范所、56个茂名市级示范站,以及潘州街道南关社区、南新社区,分界储良村、分界储良村等一批村级精品文明实践站,服务效能实现质的飞跃。高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向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规范化建设迈进。

今年,高州确立打造6个市级示范点的目标,包括潘州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挂榜岭公园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示范点、大井镇塘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好心荔枝公园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示范点、潭头镇乾坡村文明实践站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示范点、石鼓镇合丫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示范点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触角将更进一步深入延伸到村一级。

更深

打造金牌服务项目超二十个

“下午3时,书法兴趣开班;傍晚7时乒乓球兴趣班开班;7时30分舞蹈班开班。有兴趣的村民请准时集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加学习培训。”每日清晨,高州市潭头镇乾坡村的“村村通”准时响起,播报当天学习内容。

“暑假嘛,我们针对村中的学生增加了读书赢积分等活动,增加了书法、象棋、体育等兴趣班的开班频次,以满足大家的需求。”乾坡村党总支部书记任健坦言,得益于村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村中老人、孩子一起到实践所开展文体活动,不仅村中治安更好了,就连婆孙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不仅村民有所乐有所学,村中的文明实践志愿者们也在服务村民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荣誉感。陈国庆是村中的退休教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自从村中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他就被聘为书法班老师,村中不少青少年甚至中老年人都是他的学生。“以前逢年过节给邻里们写写对联挥春,现在每天都能和大家一起练字,人也精神了!”陈国庆说。

乾坡村充分挖掘村中如陈国庆这样的文艺爱好者,书法、绘画、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围棋、舞蹈……村中有一技之长的村民纷纷穿上“红马甲”,成为大家的文体老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村中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

“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就是要贴近群众实际、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需求。”李亚凤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是一句口号,归根结底还是以解决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实际问题为目的。

高州各个文明实践站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群众需求推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品牌服务项目。

“手掌微微向内弯曲,把粽叶码好,平铺在手掌,掌心微微凹陷……”日前,在大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奶奶正手把手地教导孙子、孙女们包粽子。婆孙关系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升温,现场欢笑声不断。

这是大井镇推出的“婆孙乐”品牌服务项目,不定期组织婆孙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孩子们在爷爷奶奶的教导下学习包汤圆、缝纽扣、做饭……

“农村留守儿童居多,隔辈往往交流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与老人的双向情感缺失。”大井镇党委委员廖颖恒介绍,“婆孙乐”项目能有效增进婆孙、爷孙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陈爷爷家灯泡坏了,请接单。”“我来!”电工小能手小刘马上响应,领取任务单。这是泗水镇开展的“微实践”行动。通过收集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日常微心愿、小难题,实行分类精准派单。订单完成后,群众的服务评价将被换算为积分。“完成度%,好评10颗星,记5分。”小刘看着自己点滴积累起来的多分,有满满的自豪感。“再多接几单就能兑换花生油了哟!”“礼物不重要!”小刘挥挥动着手中的积分存折,与村干部打趣。

在高州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群众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微实践”订单等方式都能领取相应积分,在积分商城里领取礼品。

“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建设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李亚凤坦言,这就要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采取有效措施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积分制”是高州破除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手软一手硬”、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等难题的小妙招。“积分制”不仅大大提高了志愿者的服务意识,也激发了群众主动参加精神文明活动的热情。比比谁的服务时长更长、谁的积分更多,积分存折也成了村民互相“炫耀”的资本。

“你说我这个订金到底能不能退?”“扫一扫,不就知道了!”日前,南塘镇彭村村的吴叔遇到了难题。吴叔打算为儿子购置一套婚房,订金都付了,谁知儿子儿媳决定要到外地发展,眼看两万元的订金就要打水漂。“你看,民法典里对于这个有明确规定。你这个是‘订金’不是‘定金,能退!’”吴叔通过扫描“码上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9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