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闲情艺致大地山河皆在舞蹈

发布时间:2023/11/30 12:20:55   
本文转自:中国小康网舞蹈,是人们用身体在大地上的书写和绘画,而绘画则是人们心灵在纸上的舞蹈。只见台上女子云鬓高悬妆容典雅,随着古琴音乐时而半掩朱颜,时而衣袖翻飞,舞台背景初为玄黄,渐至青绿。随着古琴铿锵,鼓点急促,草蛇灰线千里江山,线描图上晕染白色,转而晕染为青绿。姑娘们在这样的山水背景中,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举手投足、下腰踢腿、回眸凝望、衣袂飘飘、宛若仙人,她们时而攒聚如山峰高低错落,时而三五独立如秋水时至。这就是年春节晚会最让人刮目相看的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这是古典审美和大众娱乐的巧妙结合,女孩们的表演如此安详沉静,让人看得如痴如醉。这首舞蹈诗剧美在于传统文化与光影舞美的结合,更在于审美趣味的提升与改变。编舞们放弃现代舞蹈中诸多急躁劲爆媚众的投机取巧,专注于打磨舞蹈的意境与展现舞者的内在修为。表演者的眼神脸容、一招一式,在简洁和重复中体现出内心世界的巍峨大气、从容镇定,正是这样的精神世界与背景青绿山水画合二为一,让人赞叹不已。极致的舞蹈是如此让人难以忘怀,比如唐代诗人杜甫曾写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序言里讲他看到李十二娘的舞蹈,感觉似曾相识,原来这位舞蹈者正是公孙大娘的徒弟。于是他感喟良多,回忆公孙大娘的舞剑,会让人目眩神迷、灵魂出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书法家张旭正是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才让自己的草书大有长进,变得豪放激扬。中国书法之美,确实和舞蹈有相通之处。线条起伏,在空间,在纸上,各有千秋。不只是历史上书法家借观看舞蹈而磨砺自己的书法艺术,更有现代人用书法艺术来反哺舞蹈。比如艺术家林怀民创办的云门舞团,他们的系列舞蹈作品既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致敬,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比如表现书法的《行草》,表现太极文化的《水月》与表现屈原写远古传说的《九歌》等。卫夫人给王羲之讲解《笔阵图》,对汉字的一点一撇进行了诗情画意的比喻。她说“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这种种的比喻,体现的是卫夫人把书法还原到生活和宇宙的观念。在这里,无论是作画还是舞蹈,还是写书法,中国人其实都是表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表达心灵和宇宙的净化和深化,使人在超然的境界里体味生命的真谛。舞蹈,是人们用身体在大地上的书写和绘画,而绘画则是人们心灵在纸上的舞蹈。有人评论林怀民的舞蹈《薪传》,提到:在现实与期望,现代与传统的对话与碰撞中,以身体的神态营造出气韵,营造出传统东方文明的文化内涵,让舞蹈作为一门语言去与观众发自内心的交流,由内至外引起冲击与共鸣,达到了“象外之象”与“景外之景”的境界。这也正是今天的《只此青绿》最打动观众的地方吧。颜色、线条、节奏、音乐,都是在美的世界里重生的语言,懂的人自会心生欢喜。来源:《小康》杂志年3月上旬刊作者:沙子责任编辑:赵狄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5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