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第1天西南民族大学中外美术史第一

发布时间:2024/9/11 12:54:03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1.html

又到暑期,有多少人在考研呢?

有人选择报班学习,跟着机构轻松备考

有人选择自己在家备考…

无论是哪一种学习方式,

都是大家努力拼搏上进的方式!

为了帮助各位考研学子快速进入暑假备考状态,

我们为大家带来10天打卡计划

今天给大家带

《中外美术史》

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

导言

作为中国美术史的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其实相对后面的内容要相对简单和少一些,唯一比较难的内容是青铜器部分。但是作为整个中美史的开篇部分,熟悉了解好这部分内容,特别是时代背景,对于了解整个中美史的历史演进,已经构建整个美术史的知识框架都是十分重要的。

背景

这是中国美术全面萌芽的时期,这一时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美术”,此时还没有“纯美术”的概念。经济形态以游牧、狩猎、采集为主,后来出现了农业,但原始宗教已经进人了美术品中。绘画、雕塑和建筑已经出现,由于文字没有被系统地创造出来,可以称为书法的艺术形式也就还没有出现。除了少量用于人物身体装饰的部分作品之外,基本上是功能很明确的实用品。房屋建筑和墓地建筑都很简单。绘画和雕塑都是早期形态。这些作品自19世纪以来被解释为与当时的巫术、政治和日常生活直接相关。

在石器时代,美术的各种元素已经萌芽,并得到初步发展。彩陶艺术在中国的黄河流域非常发达,并与欧业大陆的原始文化有明显的联系。装饰品保持了自然材质的特性,彩陶纹样以动物、植物和抽象图案为主。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祭祀现象和原始信仰。实际上,史前时代的美术非常多元,这与部族、信仰和地域的复杂性有关。

在距今万年前后,今中国境内已有人类的活动。经过旧石器时代的长期积累,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距今1万年前后发展出稻作农业和种植粟、黍的旱地农业,出现定居的聚落,中国步入了新石器时代。

工艺美术

彩陶

1.定性:1)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最早出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

2.制作过程、内容:

1)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2)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或轮盘旋转技术制胎,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用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绘制的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3.特点:

1)造型既实用又美观,作风典雅。

2)审美和实用的紧密结合。

3)陶制细腻,表面有光泽,彩绘不会脱落。

4)彩陶有时也承担着记事的功能

4.地位、影响:

1)它既是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用具又是新石器时代杰出的美术创造,是我们研究史前时代绘画的重要依据。

2)它体现出当时绘画艺术的水平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

3)代表了原始社会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化创造,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5)代表作品:1.以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与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纹彩陶盆”最为杰出。

黑陶

1.定性:1)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最早出土于山东历城龙山。

2.制作过程、内容:2)是指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使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3.特点:1)黑陶是用轮盘旋转技术,胎料用纯泥或掺沙,因此质地精纯,有的器壁薄如蛋壳。

2)黑陶表面乌黑难以施彩,所以多以造型取胜,主要的装饰手段是镂刻、贴塑以及刻划弦纹等方法。

3)黑陶工艺以造型见长,其特点是黑、薄、光、纽。

4.地位、影响:由于它的时代稍晚,与青铜器在造型上已经有接近的地方,出现了鼎、盘、碗、鬲、豆等形制,所可以以把它视为青铜器造型的先导。

代表作品:其中,以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作技术制成的“薄胎蛋壳黑陶杯”以及潍坊姚官庄出土的“蛋壳黑陶盘口花柄圈足杯”最为杰出。

彩陶纹饰和绘画

鹳鱼石斧彩陶缸

(1)器型:彩绘多施于大口小底曲腹盆外壁的上半部,风格轻盈挺秀。

(2)装饰纹样:纹样多用弧线描绘,除了有鸟、鱼、蛙等动物图形外,最流行的纹饰母题是圆点、弧边三角、垂幛、豆荚、花瓣、花蕾等,植物纹显著增加。多数图案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构成,具有虚实相生之妙。

(3)地点:以河南陕县庙底沟及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为代表。

(4)鹳鱼石斧陶缸:图像简洁醒目,画面右侧那柄装饰考究而带徽记的石斧,无疑是古代的权力棒,画面记录了鹳氏族兼并鱼氏族的重大历史事件。

(5)图像绘于陶缸的腹部,描绘一只高脚长喙的鹳鸟口中衔鱼,一侧画着一个竖直的石斧。鹳鸟通身白羽,用白彩涂出而不勾轮廓,以揭色线迪出炯炯有神的眼睛,鱼和石斧用线条勾出轮廓,内施白彩,形象质朴而生动。

(6)陶缸上的鹳鱼石斧图可谓是史前绘画中的一件具有纪念碑性质的作品。

舞蹈纹彩陶盆

(1)马家窑类型,这个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10厘米。

(2)卷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有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纹三组,每组两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柳叶形宽线。

(3)舞蹈纹每组五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辫发,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

(4)值得注意的是,在各人物的体侧都有一尾状物,大概是模拟动物的一种装饰.舞蹈人足下的。

(5)四道平圆圈线,可能表示人们在湖边进行舞蹈表演的情景.

雕塑艺术

红山玉雕龙

1.定性:该玉雕龙整体蜷曲呈字母C形,是距今年左右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有“中“华第一龙”美誉。

2.形式:

1)玉龙通高26厘米,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

2)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獗(jue),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

3)龙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圆而起睨,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鬣(lie,?些兽类颈上的长毛),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与内曲的躯体相含,造成一种飞腾的效果。

3.总结: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

青铜器艺术

饕餮纹

1)“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2)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是典型的纹章风格。

3)“饕餮纹”是后人附会的称呼。饕餮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与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研究者称为兽面纹。”

失蜡法

1.定义:失蜡法也称“蜡模法”“拔蜡法”或“出蜡法”,是一种先进的青铜铸造方法。

2.工艺步骤: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是以蜡作模,用细膩的稀泥将做好的蜡模糊上,再将范内的蜡模熔化,外范与内范之间的就是模,再往模内灌注铜液,待冷却后取出器物。

3.特征:这种铸造法没有范缝,在技术上的难度相当高,但能铸造出更加精细的纹饰,令器形增加了变化丰富的视觉要素使观者得到目不暇接的视觉感受。

4.作品: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就是用失蜡法完成的杰出的青铜器物。

5.价值:现在这种技术广泛应用在精密仪器部门,这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和铸件装饰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

绘画艺术

人物龙凤帛画

(1)画中人物为一宽袖长裙、合掌侧立的上流社会的女性形象。

(2)其上方画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只张举双足、身姿劲健、尾部卷曲的龙。

(3)所表现的是此女子的“灵魂”在被想象为具有神异力量的龙、凤引导下,升往仙境的情景。

(4)画面上墨笔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结合,使形象既有一定的重量感而又生意盎然。

(5)理想化的凤鸟形象,是综合了自然界的雉、孔雀等羽毛华丽的鸟类特点创造而成,并赋予作为神灵的凤鸟形象以雄健奔放、轩昂非凡的气势。

人物御龙帛画

(1)画画面正中画一危冠长袍、蓄有胡须、神情潇洒、侧身拥剑的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舟形巨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龙尾企立一鹤,龙身下画一尾鲤鱼,表示龙正在天河中行进。

(2)帛画上端缝裹细竹篾,并系丝绳,其用途无疑是葬仪中的旌幡(或称铭旌);画里的男子像,应是墓主人的肖像,从中可见战国肖像画的人物风格特点。

今日打卡作业

名词解释

1、黑陶

2、鹳鱼石斧彩陶盆

3、红山文化碧玉龙

4、饕餮纹

5、失蜡法

6、人物龙凤帛画

简答题

1、简述彩陶的几种类型

2、简述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5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