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发展 >> 10万年前远古时代,至少有6种与智人相似
综述:
在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黄、白、黑三种人,还是生活在任何角落里的原住民,如今所有的人类都属于同一物种——智人。其实在我们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是十分“血腥”的,延续至今的智人干掉了同属的好几类人类物种,才终于站上了如今的生态位。
10万年前的地球上,已经相对比较晚期的智人开始走出非洲,也逐渐开始了主宰地球之路。但是在那一时期的地球上,还是十分热闹的,因为那时的智人并非是独享地球资源,他还有5个“兄弟”,只是不知要说我们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智人的“兄弟们”一个也没有延续下来。
从动物角度而言,不同的物种肯定存在有竞争关系,尤其是像人类这种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仅留下了智人这一支人属物种,但如果我们以史为鉴,可以从地球上历代霸主物种间的竞争关系中发现一些线索。
孤独的智人:
现如今人类近乎疯狂的探索宇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要想到探寻到另一种文明。或许对于宇宙而言,人类是“又菜又爱玩”,人类制造了一系列的探测器,但折腾了几十年,却连太阳系都没飞出去。
在大部分人的遐想中,人们总是先考虑外星人的文明程度会高于人类文明,甚至还会高于我们好几个维度,这种恐惧或许是与人类在地球上几万年的发展时间里总是孤独求败的心理。
按照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类属于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但在人属下是没有任何其它物种的。当然,在地球生物中霸占着一个属的生物并不仅仅只有人类,自然界中还有像是非洲蛇鹫、中国白鱀豚,甚至还有像非洲土豚,它直接自己霸占着一个目。
如此看来智人好像不是唯一的孤独物种,可是智人偏偏又是一种群居动物。可以说智人是没有“近亲亲属”的,如果非要在地球生活中拉拉关系,那也只能去找非洲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了,这两种动物的基因与我们基因的相似度可达到98%,还有像是大猩猩与红毛猩猩,基因相似度可以达到96%。也正是这四种动物,与我们人类共同组成了人科。
与猫科和犬科相比,人科可以用凋敝形容,总共具有4属8种,甚至可以说出了人类以外,其它的已经全部成为了保护动物。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类“亲戚”的濒危,究其原因还是受到了智人活动的影响。
不难看出,灵长类动物属于典型的树栖动物,它们的手臂和脚掌与人类差别很大,它们是为了抓握树枝,而人类则是用于走路和奔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化呢?其实这还与万年前的青藏高原突然隆起有所关系。
被迫下地:
在万年前,那时的灵长类还都生活在非洲大地,以水果为食,但偶尔也会吃一些昆虫和较小的动物。为了可以分辨果实,那一时期的灵长类开始进化三色视觉,成为了诸多哺乳动物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那个时期出现了一支没有尾巴,四肢较为修长的灵长类是十分适合当时环境的,那种灵长类就是猿类。只不过当时享受着极佳生活环境条件的它们,万万没有想到,此时已经有一场灾难即将要来临。
在万年前的时候,印度次大陆与亚欧大陆撞击到了一起,巨大的冲击力将两大板块交汇部位供了起来,也就是后来因此慢慢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只不过当时的它规模还没有如此的大,也无法阻挡住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但后来随着喜马拉雅山脉不断的增长,它逐渐开始阻挡住南下的冷空气,同一时期非洲东部也受到了撞击的影响,出现了一个大裂缝—东非大裂谷。板块的巨变直接使东非区域的树林崩溃,当时生活在那里的猿类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树木变得稀疏,大型猫科动物也因此大肆猎杀捕食。
此现象一直持续到了万年前左右,那时东非的森林树木已经几乎完全消失,慢慢变为了草原,而森林古猿也已经完成了分家。因为在那时西非还有残留的一些树木,森林古猿依然还能在树上残存,不用下地。反观东非,已经彻底沦为了草原,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存。这也是两者的后代彻底分化的原因,依然在树上生存的变为了黑猩猩,下地了的那部分古猿则逐渐演化成了如今的人类。
古猿类有着十分幸运的一点,就是它们没有彻底的抛弃杂食习性,当水果食物不够的时候,还可以用肉食来弥补。
只是那时的古猿尖牙利齿和锋利的爪子已经发生了退化,它们已经没有了通过自身条件去猎食的能力,那该怎么办呢?古猿开始“想办法”,开始它们选择扔石头,由于曾经手臂用于爬树,所以是具有很强力量的,它们可以用石头把猎物砸死或是砸晕,扔石头也能用于防御。由于扔石头也需要追赶猎物,所以这使它们原本比较弱的腿部力量开始逐渐变强。
时间来到万年前左右,非洲草原上开始出现可以直立行走的古猿,它们的脚开始适应地面,手也变得越来越灵活。那时除了扔石头之外,它们还学会了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用于狩猎和保护自己,这也使它们开辟除了一个新的动物属类——人属。
直立行走:
当古猿慢慢习惯直立行走后,身体结构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古猿也站得越来越直,腿部力量越来越强。当时间到了万年前-万年前的时候,地球第一个人属物种“能人”诞生。也是此时候开始,直立行走便成为了人属物种的标配。
直立行走可以解放双手,因此双手就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开始慢慢学习制作工具,也正是因为这一过程,使人的脑容量也是增加。并且直立行走后的人迁徙能力变得更强,大约到了万年前,那时的匠人、直立人等开始慢慢走出非洲。它们从非洲迁徙至欧洲与中东地区,慢慢又向亚洲扩散。
直到15万年前,一个人属物种也开始离开了非洲,他们就是“智人”。
走出非洲:
按理说智人开始走出非洲属于人类中最晚的一批了,那时肯定已经占据不到有利的生态位。但不可思议的是智人却后发制人,成功从直立人的手中抢夺到了食物链顶端位置。
当时与智人最先有交集的应该是海德堡人,两者出现了激烈的竞争,最后以失败告终。在大约10万年前的时候,地球上生活着6种人类,除了我们已经讲到的智人与海德堡人,还有像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佛罗勒斯人和马鹿洞人,这几种人类之间大部分都发生过激烈的竞争。
制胜法宝:
智人之所以能够在与其他人属物种间的争斗中生理,主要就是依靠的智慧。有研究显示,很可能在那一时期智人就已经进化出了早期的语言,以此加强了群体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合作效率。并且根据出土的石器来看,那一时期,智人打造的器物也更为精美。
就像其中较为主要的尼安德特人,也是陪伴智人最久,竞争最为激烈的,在智人已经发展出了非血亲结盟模式后,它们依然还是采取的血缘为纽带的种群模式。如此就使它们人口出现了不足,当智人部落可以达到20多人的时候,尼安德特人依然还只有5-7人左右。
其实进入到最后阶段的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也都对智人形成了较大的挑战。当相比而言,前两者的缺点也更为明显,像是尼安德特人有可能一直都没有进化出语言,丹尼索瓦人的进化之路也是相对缓慢。
要单论脑容量,其实三者是差不多的,但往往是细节决定着成败,只能说智人在进化的路线上每个细节都算是走对了,其中像是利用早产来解决婴儿头部过大的问题等等。也是因为此类成功的因素全都叠加在了一起,最终智人才走向了兴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