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

语言学那些事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发布时间:2022/9/24 12:42:44   

语言,有自己的韵律和美感,

语言,也有自己的规律和秘密。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语言,却对它知之有限,

抽丝剥茧后,依然无法揭开语言背后的秘密,

它总是向我们提出一些既有趣又深刻的问题。

专栏以北外刘润清教授关于语言学问题的讨论展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大家小时候都问过爸爸妈妈吧?可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答案,小编有时把家长问急了,还会遭到几句不耐烦的话语,幼小的心灵顿时受到了创伤失去了搞科研的毅力和决心。

可等小编长大后,接触到语言学,又碰到了类似的问题:“语言先于思维,还是思维先于语言?”“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限制语言?”

这一次,小编重整旗鼓、重拾信心,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不,刘润清教授给了小编回答。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年著的《思维与语言》就对此有过详细深刻的考察和分析。维果斯基认为,从本体论(ontology)上讲,语言和思维有不同的发生根源。从种系(phylogeny)和个体(ontogeny)发展来说,二者有不同的遗传基因,发展是不平衡的。以种系发生学的研究和观点来看,二者有着不同的遗传根源。

在儿童的思维发展中有一个“前语言阶段”(pre-linguisticstage),在他们的语言发展中存在一个“前智能阶段”(pre-intellectualstage)。在一段时间里,语言与思维各自独立发展;到某个时间,它们的曲线会相遇,思维可以语言化,语言可以理性化。维果斯基认为,类人猿在一些方面(如使用工具)显示出人类的智力,但那种智力与语言无关;另一方面,类人猿的“语言”与智力无关,它不具有符号的表征客观世界的功能。至于类人猿的某些示意性手势,维果斯基认为它们的手势是从纯粹感情表达迈向客观语言表达的重要一步,但永远不能传达任何客观的东西;即类人猿无法学会使用符号,它们的手势无法与人类语言相比。

这一观点又受到倭黑猩猩(bonobo)的挑战。一只倭黑猩猩能自发使用图形字,还能自发造出有趣的句子。不过,这只能说明倭黑猩猩能够掌握人类的小部分语言,就像有的人能学鸟唱歌一样,但并不具有其先天性。至于倭黑猩猩能使用符号的问题,比克顿的解释有些道理。即,真正把人类与动物分开的是,人不仅具有低级动物的刺激—反应的生物本能,而且具有高级动物的刺激—反应层面的学习能力,还能运用第二表征系统(secondrepresentationsystem)。即,不再需要外界因素,也不用立即作出机械反应,而是依赖抽象的语言概念系统,进行线下思维。

维果斯基提出语言与思维走向统一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丨原始的自然阶段

前语言和前智力的思维相一致,在行为的原始水平上演化。

第二阶段丨幼稚的心理阶段

开始把经验运用到工具上体现出智力的萌芽;此时语言发展也很明显,开始有“思维的句法”(syntaxofthought),如使用“因为”、“如果”、“但是”等。

第三阶段丨出现外部符号

此阶段的特征是有了外部符号,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ego-centricspeech),就如儿童掰着手指算数一样。自我中心言语具有外部言语的声音形式,在结构上又不同于外部言语,功能上服务于思维。

第四阶段丨外部运算向内转化

这就好比不再用手指算算术,而开始用脑子,用逻辑记忆,用内在联系和内部符号来运算。其中的重要一步是从自我中心言语过渡到个人内部言语。

但是,在结构上它具有与外部言语不同的特点,语法的简约性、词汇的压缩性和不连贯性。在外部言语中,思维由词汇体现;在内部言语中,思维由语义突现,是一种动态的、转移不定的东西,在词汇和思维之间波动。即使到最后阶段,语言和思维也不是完全对应的。这时,语言和思维好比部分重叠的两个圆,重叠部分既是语言又是思维,它不包括所有形式的思维和所有形式的语言,因为有的思维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有的语言没有经过思维就说出来了。还存在着不用语言的思维(如使用工具)和不用思维的语言(如由于感情冲动而发出的声音和背诵诗歌时的语言)。

维果斯基的研究和观点遇到过不少挑战和质疑,但直到今天,还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了研究语言与思维的经典作品之一。究其原因,可能是维果斯基采取了多层次、多视角、多方面的研究方法,从语言的功能区别出社会语言和内部语言,区分出语言思维与非语言思维,并从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的视角运用符号学观点和马克思辩证法来系统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关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5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