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霓裳羽衣舞和剑器是怎样的舞蹈,除

发布时间:2022/10/31 15:58:17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http://www.yunweituan.com/m/

传说中的远古舞蹈和远古音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恐怕谁都说不出来,真是很可惜,古代没有什么录影设备,所以,我们无法从影像资料中了解到,古人的舞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但是,舞蹈对于人类来说,是如此重要,所以,聪敏的人类,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将舞蹈的形象记录下来,留给后人无穷的财富。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绘画或者是雕塑,于是,一幅幅生动的舞蹈场景,便被画师用妙笔绘出。据说,在很多远古的壁画上,在一些古代的器皿上,都能找到描绘舞蹈的绘画。河南洛阳还曾经出土一对玉雕的舞女,两人肩并着肩跳舞,舒展双臂,舞姿温婉妩媚。

不过,将舞蹈画出来虽然是一个好主意,但是,绘画毕竟只能反映舞蹈中的某一个场景,要想将整个舞蹈的热烈场面反映出来,同时还要描述出跳舞者和观舞者的心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于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便开始用诗歌来描述舞蹈的美好,用文字来记录舞蹈的场景。

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曾经描写了各种舞蹈的场面,“不绩其麻,市也婆娑”,这样的诗句,就正好反映了少女们忘情歌舞的场面,而“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又表现了人们醉心歌舞,不避寒暑的场景。

除此之外,舞蹈离不开音乐伴奏,伴奏音乐不过两种,一种是纯粹的器乐曲,而另一种则是加入了歌曲的,这样的话,自然便会有很多诗歌,是专门为了配舞而撰写的。如果说,《诗经》中的“风”,主要展现的是多种多样的民间舞蹈,那么“颂”则是体现了统治者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在“颂”中的大多数诗歌,都是用来在庙堂之上,配上翩然的雅乐舞来歌唱的。

除了《诗经》以外,在《楚辞》中,也有大量的歌舞内容,别的不说,屈原的《九歌》,那本身就是一组祀神乐歌,它自然要配上各种各样的舞蹈,用来迎神娱神,祈年求福。这些歌舞,表现了对神的崇敬、畏惧之情,表演起来十分庄严,展现了迎神娱神仪式之隆重,歌舞之热闹,陈设之华美,模拟神灵下降时之威严,以及祭祀人虔诚之心,比如《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便是由女巫来演唱,并用来歌颂天神东皇太一的。

大唐盛世,各种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自然也是舞蹈的黄金时代。唐朝的舞蹈,不仅在民间十分繁盛,也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唐代宫廷设置了很多的乐舞机构,不管是教坊,还是梨园,都集中了大量的民间艺人,这其中自然也不乏舞蹈高手。

唐朝的舞蹈,分为软舞和健舞两种,这大致相当于之前的“文舞”和“武舞”。软舞的代表,是《霓裳羽衣舞》、《六幺》、《回波乐》等,它一般舞姿优美,柔婉动人,节奏舒缓。而健舞的代表,是《秦王破阵乐》、《剑器》、《浑脱》、《胡腾》、《胡旋》等,风格健朗,豪壮爽朗,展现给人的是另一番滋味。

唐代的歌舞如此发达,唐代的诗歌也丰富多彩,那么,在唐诗中,自然少不了对于唐朝歌舞的描写了,“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中唐的诗人张祜的一首《何满子》感动了无数的人,这《何满子》,便不仅只是一首歌谣,而且还可以配上舞蹈,《碧鸡漫志》中,曾经有一段话:“甘露事后,文宗便殿观牡丹,诵舒元舆《牡丹赋》,叹息泣下,命乐适情,宫人沈翘翘舞《何满子》。”如此看来,这《何满子》的确是既可以用来歌,又可以用来舞的。

不过,要说起唐朝最著名的舞蹈,自然还算不上《何满子》,恐怕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应该是《霓裳羽衣舞》吧。的确,《霓裳羽衣舞》可以算得上是唐朝最著名的舞蹈之一了,据说,那是根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敬献的《婆罗门曲》改编而成的,唐明皇最喜欢这首曲子,而杨贵妃之所以能够“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除了因为她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之外,善舞《霓裳羽衣舞》,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吧。

当“仙乐风飘处处闻”的时候,杨玉环翩然而舞,“缓歌慢舞凝丝竹”,自然会引得君王看不足啊。据说,霓裳羽衣舞跳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它是一种将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结合在一起的“大曲”。分有好几个部分,一开始的时候,有一段“散序”,多是用乐器来演奏,接下来,便是“中序”,是行板的歌唱,有时会夹杂舞蹈在内,然后才是大段的舞蹈,称为“入破”。从这舞蹈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曲描绘虚幻中的仙境的舞蹈,就好像刘禹锡说的那样:“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因此,舞蹈的时候,自然要显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让欣赏者感觉自己好像是看见了翩然的仙子一般。

大诗人白居易是个非常了解《霓裳羽衣舞》的人,他不仅在《长恨歌》中,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那位擅长此舞的杨贵妃,而且,还专门写了一首《霓裳羽衣歌》,将那舞蹈的唯美,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能够跳《霓裳羽衣舞》的,可不是寻常的女子啊,“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那赛过“吴妖小玉”和“越艳西施”的绝代美女,头戴步摇冠,身上穿着羽衣霞帔,珠环玉佩布满全身,舞姿轻盈柔曼,飘逸敏捷,给人的感觉是“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就好像那传说中的洛神一般。

当“散序”响起的时候,所有的舞者全都凝立不动,等到“中序”起来的时候,舞者开始舒动广袖,飘然旋转,眼波流转,传达出无限的柔情蜜意。到了“入破”的时候,先是一段婉转轻柔的声音,旋即便是越来越快的旋律,“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憾玉何铿铮”,在这样欢快的旋律伴随下,所有的舞者全都飘然如翔云飞鹤一般,在一声嘹亮的长音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整个舞蹈结束。

看着这样娉婷的舞蹈,又怎能不让人有一种“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的感受呢。

《霓裳羽衣舞》是一种软舞,而健舞之中,也有很多有名的,《剑器》便是其中之一。唐诗的咏舞之作很多,有很多名篇传世,而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则是描写健舞的诗作中,最有名的。

对于《剑器》究竟是怎么个跳法,向来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拿着长剑而跳的舞蹈,晚唐的郑嵎,有诗云:“公孙剑伎皆神奇”,他自注说:“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司空图《剑器》诗云:“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女子穿着雄装而舞的舞蹈。胡鸣玉也同意这种观点,他曾经引用《文献通考》中的句子,指出:“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雄装空手而舞。案此,今人意以剑器为刀剑之器,非是。”甚至还有人认为,《剑器》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有如“爧如羿射九日落”的感觉,是因为表演者其实是在耍一种类似水流星的杂技。

不过,不管这《剑器》究竟是如何表演的,它那种“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感觉,的确是能够使人有一种惊心动魄,屏息而观的感觉。杜甫在夔州看了公孙大娘的弟子舞《剑器》之后,便想起了自己童年的时候,曾经有幸看见过公孙大娘的《剑器》舞,激烈之处,有如雷电袭来;静止之时,好似江海凝波,舞姿雄健,富于变化。于是,他便抚今思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不仅将公孙大娘的舞蹈描写得如梦似幻,而且,由于他大量使用了象征性的句子,并没有具体说明舞蹈动作,还使得世人对于这种舞蹈究竟是怎样跳的,引发了讨论。

美妙的舞蹈,自然还需要有技艺非凡,舞姿优美的舞者来演绎才行。自古以来,长袖善舞之人,便不在少数,尤其是那些温柔典雅,仪态万方的女子,她们是演绎舞蹈之美的最好人选。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便非常善于跳舞,汉朝初年所流行的舞蹈,依然是类似楚舞的那种细腰欲折,长袖翩翩的舞蹈。据说,戚夫人就擅长这种“翘袖折腰之舞”。每年正月十日的时候,戚夫人都要跳祭神的歌舞,“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由于她善于舞蹈,所以深得汉高祖的宠爱,只可惜,舞蹈虽然使得她蒙圣恩,但是,也为她招来了无穷的祸患,在汉高祖死后,她被生性嫉妒的吕后荼毒,沦为“人彘”。

汉代的另一位能歌善舞的美女,便是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的赵飞燕。她原本是阳阿公主家的婢女,由于舞姿特别轻盈,所以汉成帝极为赞赏,便召她入宫,封为婕妤,后来又成为了皇后。当她翩翩起舞的时候,就好像要乘风归去的样子。却怎奈,出身微贱的赵飞燕,势单力薄,在平帝即位后,废其为庶人,并且逼迫其自杀身死,可怜赵飞燕虽然有绝妙的舞姿,却最终还是免不了红颜薄命的命运。

除此之外,擅长舞蹈的杨玉环、梅妃、大周后等人,她们的最终结局也是令人惋惜的。由此可见,在旧时代,人们虽然也喜欢舞蹈,可是,舞者伶人的地位,还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往往不被人重视,就算是盛极一时,最终还是免不了香消玉殒。在那个时代,虽然也有像白居易这样的文人,意识到了伶人也是需要关怀的,他就曾经对于一个落魄江湖的琵琶女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但是,更多时候,人们往往只是将舞者作为闲暇时、宴饮时的助兴之人,并没有在真正地重视这些舞者,尊敬这些伶人。

不过,幸运的是,彩衣翩然,舞姿蹁跹,那绚丽的舞蹈跳到现如今,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了舞者也是在创造艺术的美,他们的劳动同样也是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的。新时代的舞蹈家们,不仅从中国古代舞蹈中吸取营养,也吸收了外国优秀的舞蹈艺术,创作出了更加美轮美奂的舞蹈作品,已经跳了千年的舞蹈,还将继续展现自己的风姿,带给所有人美的享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0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