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介绍 >> 考古专家畅聊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安徽曾
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今天的你和我身上是否还能看到古人类的影子?10月20日下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肥市教育局、安徽商报社联合开展的“发掘辉煌历史,传承灿烂文明-安徽考古走进合肥中小学”大型公益活动在合肥市第八中学启动。首场活动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董哲博士用一堂生动有趣的考古知识公开课,陪多名高一学生及线上网友一起追溯人类演化的漫漫长路,探索人类起源的奥秘。
■讲述消失的“他们”曾是“我们”共同的祖先
“很多同学小时候都会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涉及到一个考古学的重要问题:人是从哪里来的?”讲座一开始,当天的“主讲老师”董哲博士的一个问题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何以为人?董哲告诉大家,不管是“上帝造人”还是“女娲造人”,都是人们对人类起源的美好想象。真正奠定人类起源科学基础的,还是要追溯到年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
人与猿的界限在哪里?“以往,学术界以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作为划分人猿的界限。但这个观点现在看起来已经‘过时了’。最近的研究发现,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董哲现场播放了一段视频,倭黑猩猩可以用两块石头“锤击”石片,并使用石片切割绳索以从箱子里拿到香蕉。这让现场同学们感到颇为惊讶,不少同学开始小声讨论。董哲告诉同学们,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逐渐放弃以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来区分古猿与最早的人,改而采用“习惯性两腿直立行走”作为人猿相区别的主要标准。
从早期人科成员、南方古猿、能人,到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董哲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追溯了人类演化的历程。在跨度长达数百万年的漫漫演化长路中,人类祖先留下了化石、足迹、文化制品,这些宝贵的财富翘首以待古人类学家和旧石器考古学家的探索和发现,更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希望大家能够有这样的思维:人类的进化并不是单线条的,而是一个树状的系统,所有已经灭绝的人科成员,或多或少都为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为你和我,贡献了宝贵的基因。”
江淮大地也曾是
古人类生存伊甸园
对人类演化的过程有了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后,同学们不仅要问,在安徽也发现过古人类吗?董哲告诉同学们,安徽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适合古人类生存的“伊甸园”。“迄今为止,在安徽省内发现了三批古人类化石,分别是和县直立人、巢县智人和东至华龙洞人。”
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董哲负责全省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发掘与研究,曾主持或参加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年考古发掘、巢湖柳家2号旧石器遗址年考古发掘等重要考古项目。对于安徽发现的古人类,他如数家珍。他告诉同学们,上世纪70、8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了和县直立人和巢县智人。“年开山采石作业时,华龙洞遗址被发现。6年7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华龙洞遗址开展野外考古发掘,发现了古人类头骨化石碎片2块、臼齿1枚,-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其他单位,连续4年对华龙洞遗址开展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又获得了包括1件较为完整的头盖骨在内的16件古人类化石。”
这些“身边发现的古人类”让同学们十分感兴趣。讲课过程中,董哲结合一线考古工作实践,穿插大量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互动问题五花八门现场抢答竞争激烈
讲座“干货”满满,课堂气氛活跃,随后的互动环节也热闹非常。“人猿相揖别”最主要的标准是什么?人类演化有几个主要阶段?都是什么?安徽目前已发现哪几种古人类化石?答问环节,每个问题都引发了“抢答”,每位获得答题机会的同学都是一口报出了准确答案,这让现场的考古专家和老师们惊喜不已。三位同学也获得了董老师精心准备的考古相关图书等精美小礼物。
与一线考古工作者面对面,机会难得,同学们也准备了五花八门的问题。“为什么中东地区会发现这么多古人类化石?”“国外有报道,黑猩猩也能使用手语,这怎么解释?”“我对考古挺感兴趣的,但学考古专业只能从事田野考古或博物馆工作吗?”“化石脱离了埋藏环境,考古人员怎么判断它的年代”……对这些问题,董哲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讲座结束时,他表示,希望通过当天的交流,让同学们对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产生兴趣。“我也希望,未来在同学们中间,能够诞生国际、国内知名的古人类学家或考古学家,为中国的考古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点赞形式创新效果令人惊喜考古专家现场发出邀请
第一次现场与一线考古人面对面交流,合肥八中高一(35)班学生唐灏文觉得活动非常有趣。“来之前担心会枯燥,后来发现很有意思。”他表示,之前也听说过一些古人类,通过讲座,对人类演化过程有了整体的了解。“第一次知道安徽曾经发现过这么多古人类,很骄傲。”高一(36)班的宇诗阳认真记了笔记,觉得董老师的课知识点丰富,重点突出。“对古人类化石,他们的发现过程、研究过程我都很感兴趣。”
长年奋战在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一线,给中学生讲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董哲表示,“还是第一次”。活动前董哲进行了充分准备,对课程篇幅、内容设置等进行了反复推敲。但当天课堂气氛如此热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意思的问题,还是让他有点出乎意料,也感到十分欣慰。“合肥八中的同学们知识面很广,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而且很有用于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通过讲座,他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考古的极大兴趣和热情。“‘安徽考古走进合肥中小学’形式具有创新性,非常有意义。考古学近年来快速发展,很多知识在不断更新,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最新的理念带给同学们,激发大家对考古工作的兴趣,提升孩子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合肥八中副校长罗在兵也为活动“点赞”。他表示,百年考古是构建中华民族历史、展示中华文明瑰宝的极为重要的工作。“‘安徽考古走进合肥中小学’大型公益活动,将考古科普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同学们对考古学的认知,感受考古的魅力。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科学知识,还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树立热爱、保护文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提升社会文物保护水平。”
除了听讲座,“安徽考古走进合肥中小学”活动还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考古工作。安徽省考古所副所长宫希成在活动现场表示,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对中国考古学有基本的认知,产生兴趣,是举办此次活动希望达到的理想的效果。他现场向孩子们发出了邀请。“今天的活动是在课堂里,将来会创造条件,欢迎有兴趣的同学们走进考古工作现场,参观或自己动手,体验考古工作者是怎样工作的。”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刘媛媛/文刘职伟任逸玮/摄 实习生邹新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