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介绍 >> 舞蹈和建筑共生长,沈伟我们要自己建造
图说:沈伟在发布会现场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正在蜕变中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将于明年10月全面完工,如今这一建筑处于从历史遗迹迈向未来建筑的“生长期”。正是看中变化中的建筑的魅力,国际知名编舞家、视觉艺术家沈伟受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以变应变”为其量身定做浸入式艺术现场《融》。
6月11日,《融》将在上海艺术地标西岸穹顶艺术中心首演。沈伟将牵手《舞蹈风暴》的明星舞者以及广东现代舞团、谢欣舞蹈剧场的37位舞者,共同呈现一场舞蹈与绘画、摄影、文字、装置、影像、声音等相结合的浸入式艺术现场。
图说:《融》主创团队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于观众而言,最不可错过的是“变化中的建筑和变化中的舞蹈共生长”的奇景。届时,这一建造中的穹顶建筑将暂时用膜封顶,以“半透明”姿态接纳舞者们的华丽冒险,看他们如何用舞蹈建造想要的未来。据悉,《融》计划展演至6月20日,每场观摩时长约1小时。
每一场都不可复制
浸入式艺术现场《融》的创意来源于沈伟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的潜心研究:“这里原先是一个荒草丛生的废弃空间,我们根据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圆形结构的特质,运用《易经》中的知识进行创作,让《融》坐落其中。”
俯瞰下来,《融》外圆内方。沈伟设计的观众观演路线分为展览、影像和表演三个环节,由外圆至内方逐步拓展。30多位舞者各自起舞,数百位观众鱼贯而入、穿行其间……
走进《融》的现场,仿佛步入了一个大场面的“艺术奇观”,10场展演,每一场都不可复制。多形式的艺术卦象在布局的时空中变化无穷,全新且难以复制的呈现方式让观众与舞者,人与万物在艺术的天地中互合为一。
从内容到形式,《融》都非常抽象,看不看得懂的问题被再次提及,沈伟说:“无所谓看不看得懂。你看懂了,你理解的内容就更多,你看不懂也无所谓,我至少保证它好看、好听、好玩,让你很过瘾,打开你的感官和思维空间!”
上海有一种好奇心
疫情阻隔了人与人的距离,也让沈伟重新开始思考。为避开人群和熟人,沈伟孤身一人,干脆躲进海南陵水的一个小镇,闭关创作了5个月。他在那里不识一人,也看不到人,抬眼望去就是大海,只有古琴、绘画、书籍和创作相伴。
《融》堪称《分与合》的升级版,呈现的风格则是沈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探讨的主题:跨界与多媒体。沈伟坦言这是一场冒险,但他对上海很放心:“落地上海是比较合适的,我很相信现在上海的包容能力和接受能力。上海是一座开放的城市,上海的观众对未来的艺术和新兴的现象有一种饱满的好奇心。”
沈伟希望,通过《融》打破中国舞者在训练上和信息上的局限性,“艺术家需要引领世界做最前卫的作品。没有艺术家去做这样的实验,我们就没有未来,我们就老是跟着别人建立的未来后面走、跟在别人后面做。未来需要自己现在去建立。”
掀起新的“舞蹈风暴”
沈伟此次合作的团队,是凭借《舞蹈风暴》“破圈”的明星舞者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活跃在各大舞剧中。比如,曾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杨丽萍创作的《春之祭》中担任主演的朱凤伟;曾出演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东坡海南》的苏海陆和王念慈。此外,还有来自中国第一个现代舞专业表演团体——广东现代舞团的舞者,以及《舞蹈风暴》第二季总冠军——谢欣和她的舞团成员。
图说:谢欣在发布会现场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虽然舞者们的功底都很扎实,沈伟仍然有他的担忧,“舞者的训练方式和风格不一样,一下子要让他们掌握很多新的信息,对于他们来说,时间是有点短。特别是这个项目很大程度上是要求舞者完全吃透才能真正地表达出来动作的质感。而不是照葫芦画瓢模仿出外在的形。这种表现形式非常挑战舞者的艺术性和专注度。”从5月到正式演出,沈伟都在上海和演员团队展开为期一个多月的训练和排练。
据悉,浸入式艺术现场《融》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该项目也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全新艺术品牌ARTRA“自定艺”的重磅项目,同时作为西岸文化艺术季梦中心特别单元首演。
(新民晚报记者朱渊)
本文来源: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