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资源 >> 红色心凌云志香港青年戴杅栩为留守儿童开
嘉宾介绍:戴杅栩,大湾区90后香港创业青年,从化区港澳台侨青年家园入驻团队,沃哲汇街舞教育培训中心创始人。
在距离广州市公里的从化区东北部吕田镇,那里山青水碧、空气清新、宜旅宜居,吕田镇经济发展主要靠绿色生态旅游、农副产品售卖等,很多工薪阶层不得不选择到广州市区或经济发达的邻市发展,而他们的小孩则大多在家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父母因工作缺席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孩子与长辈间难以跨越的沟通鸿沟,这种种因素的交织,让这群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某种层面上也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没有想到广州也有农村,一线城市还会存在留守儿童问题”,沃哲汇街舞教育培训中心创办者戴杅栩说道。
基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他走进从化山区和农村,开展“阳光雨露”计划,通过“舞蹈培训”、“心智训练”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学会协作、感知爱与温暖,从而改善其家庭关爱缺失、文化教育缺乏的现状。
在与留守儿童共度的这段时光里,他也深深爱上了从化这片灵秀的土地。
因自身成长环境,更懂留守儿童对爱的期盼
戴杅栩5岁时爸妈便离婚了,弟弟被妈妈带走抚养,他则一直跟着爸爸生活。小小年纪却很少享受来自妈妈的关爱,对留守儿童心里的痛感同身受。
“我认为父母任何一方对孩子的疏忽或者是缺少关心,都会造成这个群体内心里爱的缺失,做为一名舞蹈老师,我想通过街舞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与关心。”
戴杅栩第一次接触街舞是在16岁时。起先通过在视频上模仿的形式进行练习,后来在香港民政局一位社工的引荐下,去了民政局下属的艺术中心进行系统化学习。专业的街舞老师带着他一步步向前,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爱好。
“老师不只教我跳舞,同时也灌输我正能量。他们用舞蹈作为新的元素去感染现在新时代、新中国、新理念的青少年,引领大家走向好的价值观,更让我学会了坚持。”
从刚开始的学员、到助教、再到街舞导师,这期间花费了两年时光,学成之后他便积极投身公益活动,用街舞服务于当时的社区,并多次配合开展有关引导青少年成长的讲座,以优质服务连续两年获得该区的最佳服务奖项。
当时主要教授年龄12~16周岁、有“特殊”背景的香港青少年。在教学的近50名学生中,有吸毒、涉黑的问题少年,也有被父母抛弃的孤儿。
在接触这一类人群的过程中,戴杅栩发现街舞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纽带,通过街舞作为切入点和入口,能够较快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中,与他们建立深度交流,进而帮他们打开心扉,找到自我价值,慢慢的带领他们重回“正道”,获得健康的心灵和生活。
走进从化山区,为留守儿童点一盏心灯
当看到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创业机遇时,他决定把在香港社区的服务模式搬进农村和山区,搬进留守儿童的心灵深处,为这群同样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