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国风创意节目水图美出圈意象水舞再现中

发布时间:2023/6/12 17:44:38   
北京治手足癣的好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98844.html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记者付秋杰通讯员陈妙达)8月27日晚20:00,国风意象水舞节目《水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中播出后引发热议。该节目以南宋马远水图卷作为内容载体,水下舞者化身“水魂”通过水图对水不同姿态的描绘为精神内核,用舞蹈展现出水魂的力量以及大自然中种种不同意境形态。

此次国风意象水舞节目《水图》由中国内地女演员任敏、王西以及青年舞者陈添联合演绎。据极限影像创意导演郭吉勇介绍,《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卷极其罕见的专门以水为主题的作品,全画分为十二段。本次节目选取其八个部分,运用水下巨型卷轴概念,3名舞者演员在画卷上舞蹈体现不同水图的力量感,并将每段描写水的姿态拟人化呈现。实现真正的让古画“活”了起来,让更多人感受到文物与历史之美,诗歌与绘画之美,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者。

匠心呈现水中古画气韵磅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为还原《水图》原画的气魄壮观之景,据导演郭吉勇介绍,此次节目定制长15米宽8米的巨型水下画卷置景。通过整体色调冷暖对比使用蓝色纱幔模拟水纹形态,3名水下舞者演员身着蓝色裙裳化身水之魂魄,分别以合舞及独舞形式展现水魂力量。同时结合八张不同画幅的水下装置形态,化无形为有形。生动运用新型艺术表现形式描绘中国山河的壮丽辽阔,带领观众共同领略中华风采,以及对经典古画作品的创新性解读。

节目开篇第一张画幅“洞庭风细”,代表“水魂”的三名舞者演员任敏、王西和陈添一起在画卷中轻柔起舞。多用上肢手臂动作优雅呈现水波浪如鳞,不激不怒的形态仿佛微风习习,轻轻掠过了那开阔的湖面,使人心旷神怡。“秋水回波”,由舞者演员任敏、王西合舞演绎。为体现秋意下,微风湖面水中渔网般的波纹形态,蓝色沙曼交错水下舞者蹁跹起舞展现湖面微风驶过,有了徐疾变化颇有“洞庭波兮木叶下”之意。“层波叠浪”,三名舞者水下一起舞动以波涛之姿体现浪涛起落和那汹涌澎湃的气势。“黄河逆流”,青年舞者陈添在代表河水的蓝色沙曼上独舞。大张大合的舞蹈展现黄河浊浪滔滔,与黄河奔腾之水景相互映照。“长江万顷”,由两位女演员舞者任敏、王西接连演绎。通过上下游动,翻滚调换,水魂相接,体现江水浩荡,波浪浪尖统一方向,水波随风朝大海奔涌而去之景。“云舒浪卷”,导演郭吉勇在此篇章运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将三位舞者所饰演的水魂之水中的刚、柔、舒、急之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晓日烘山”,三位舞者演员拦腰成团簇拥一起形成红日圆状。再似朝晖下的湖面浮光跃金般各自散开游去,展现一片宁静气氛。“云生沧海”,作为此次节目最后篇章三位水下舞者一起合舞,形成浪峰向前后浪紧推之势。配合沙曼拟云遮雾锁涨潮时海浪情形。

水舞艺术尽显中华文化新魅力

《水图》节目拍摄过程中困难重重,据拍摄团队人员介绍在筹备演员阶段原定为5人共同下水演绎。但因疫情原因其中两位老师无法参与只能重新排舞而以往水舞作品更多的是单人舞或是双人舞形式,3人起舞意味着配合度以及默契要求度更高。虽然任敏、王西和陈添三位老师均为第一次接触水下舞蹈训练,但是其刻苦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仅用3天便达到了下水合舞的默契度。据三位演员老师介绍,一共拍摄3天,每天下水至少8小时,每次都是克服心理与生理的挑战。最难的画面为“晓日烘山”,为了完美呈现古画晓阳落日之景,每次三位老师下水均需憋气至少3分钟,三人需紧紧拦腰成团相扣不能散开。且身绑重达10多斤的铅块保持三人呈一致的水平高度,一个动作拍摄几十次,这才有了惊艳画面。

为了营造水下画卷整体的深邃悠远,色调需保持明亮鲜透,这点对控光要求极高。现有市面上的所有水下作品基本都是以暗调为主,而此次《水图》需做出强烈对比的冷暖通透之色。拍摄团队选用深5米的水池,深入考究水图古画色彩,定制长15米宽8米的淡黄画卷,以吊装形式分别置入水中。选取冷调蓝色沙曼呈现水浪无限延绵效果,三名演员舞者老师身着蓝色裙装与之相互呼应。通过水下光影的折射以及灯光的把控,最终通过舞蹈与纱幔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呈现出这场制作精良的文化盛宴。

打开创新文化新局面,书写新时代华彩篇章

近年来,如何通过文艺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逐渐成为热议话题。传统文化底蕴丰富,又如何能在每一次节目策划中突破以往创作?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呈现,每一次的作品都是在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古与今的审美相结合,打造全新的视觉听觉盛宴。

诗歌与绘画,同为中国最古老,也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创作活动,千百年来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此次国风意象水舞节目《水图》深度挖掘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深蕴,解读作品意义。通过把中华美学和当代审美结合,创作出具有新时代视角的古画名片,让全世界看到华夏千年的独特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9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