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朋友,你会跳舞吗交谊舞在中国是这样走过来

发布时间:2025/4/30 10:05:31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www.znlvye.com/

交谊舞早在年就传入中国,到了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交谊舞在中国还是很流行的,文化大革命中止后,进入八十年代,交谊舞又重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在什么年代,60后和70后都是舞厅里的主力军,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九十年代,舞厅里蹦跶的一群年轻人,还是现在舞厅里脸上挂满风霜、身材依然矫健的初老一族,他们都是60后和70后的身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海外的新思想、新风潮渐渐影响了一代年轻人,随着流行歌曲、流行服装的兴起,他们脱掉常年穿腻了的蓝大褂、灰大褂和劳动布,衣服的颜色变得色彩起来了。随着邓丽君甜蜜蜜的流行,舞厅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兴起。

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城市,当时舞厅就有十几家,还不包括单位开的小舞厅。也许被压抑得太久,拨乱反正后,当时年轻人的思想变得十分开放,尽管社会上的人都说去舞厅跳舞的人都不正经,他们都是一些思想不好的人,舞厅有伤风化,好人不去舞厅等等。尽管这样,也阻挡不住年轻人学舞的热情,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单位,周末的集体活动都是跳交谊舞。

当时的交谊舞大家跳得都不规范,因为没有地方去正规去学习,大家都是跟着海外电影、电视剧里的一些镜头学的,所谓的搓二步,就是男生女生羞涩地抱在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慢慢的摇晃,现在想起来都很暧昧。

到了九十年代,舞厅里活动的还是当年的那帮人,不过舞艺已经很高了,开始出现表演级的大师,记得当时舞场上有一对大神,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应该是那种拉丁舞吧。当时还很流行一种接力棒,天天跟着感觉走,抓住对方的手,脚步越来越轻巧,舞姿越来越温柔。

到了本世纪初,城市里的舞厅突然少了很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人们对舞失去了热情,还是那群人都忙于自己的事业,还是场地被征用了,作为商业有利润的项目?总之,以前曾风靡一时很有知名度的几家舞厅都销声匿迹了。

由于多种原因,我自己有好多年也没有进过舞厅,直到年春节,放假在家没事。被朋友约着去了一家大型的地下舞厅,当时我真的不知道城中还有舞厅,这次让我开了眼界。由于是大年初一,舞厅里人满为患,舞池里满满的人,像下饺子一样,四周还站满观赏的人。我本来是站在那里看的,碰见一个熟人邀请,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进入舞池跳了起来,这时才发现当年跳的三步、四步早以跟不上现在的步伐了,最多只能说是走舞而不是跳舞。

记得,当手机普及起来,QQ群就开始火了,爱舞的人就纷纷聚焦起来,很快我也成舞群的一员。在群里,不但可以切磋舞艺,好多人还能找到舞伴、老师,而且还培养了好多舞蹈新生力量。

当初我就是在QQ群里认识了一位女士,我发现她跳得不错,而就在我们单位附近,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经常相约去跳舞。为了把舞跳好,我们要上班,没有时间去培训,就开始自学,杨艺就是我们的老师。杨艺老师教跳舞的碟片我们买了好多,有三步、伦巴、吉特巴、平四、还有蝴蝶布鲁斯,通过学习,我们的舞艺得到很大的提升。

随着交谊舞水平的提高,舞者们慢慢不能满足,好多人开始学起了国标舞,古城里有几个国标舞培训机构,学员都是满满的,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我没有时间参加培训,业余时间就自己练习,也跟着学习国标舞好的舞者学习,相同的爱好,他们也愿意教我,这样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说真的,比有的去参加培训的朋友学的还好。

记得当时的舞瘾很大,每到休息日像赶场子一样,早上一场,下午一场,晚上还要接着跳,当时的体力真好,不知道哪来的精神。那时的舞票也很便宜,早场五角,下午月票三十元一张,可跳一个月。当时我已四十多岁了,可跳舞的人不显老,女人如旧貌美如花,舞起来跟少女一般,男人个个一枝花,挻拨健壮风度翩翩。

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努力,我的舞艺有了很大的提高,舞场上好多人开始叫我老师,并要求要跟我学舞了。记得有一次我们到市郊的一个广场去跳舞,有一个老者跑到我们跟前,给我俩说:“舞曲开了你俩不要跳,等别人都跳开了你俩再跳,谢谢了。”当时我真的不理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熟悉了才知道,他给我说:“舞曲开了,你俩一跳,别人只能欣赏你俩舞姿了,也不好意思上去跳了,你俩不知道,也不怪你们。”

交谊舞起源于西方的国际性的社交舞蹈,这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很少参加表演和比赛,进入舞场就像飞舞的蝴蝶,尽情享受音乐和舞蹈带来的快乐。把这种快乐带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感到生活中乐趣无穷,工作也更积极上进,再苦再累,都乐在其中。

社会发展得很快,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又有新的舞种“广场舞”,在全国各地兴起热潮,慢慢的交谊舞由舞厅舞也转移到了广场上,成为广场舞的一种。由于环境的变化,好多人目睹交谊舞风采,都积极地参与进来,使得交谊舞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我们也由舞厅转移到了广场上,已有好多年没有进舞厅了。

有一次朋友请客,吃饭时大家谈论到跳舞这个话题,其中里面有几个喜欢跳舞的,就约定饭后去舞厅过把舞瘾。现在的舞厅已经很少,我们去过的几家都已关门了,还好文化宫的舞厅开着,终于找到了展示舞姿的地方。进入舞厅,我发现还有好多当年的熟面孔,人都老了,脸上爬满了褶子,也有发福的,真是岁月不饶人,跳舞的人也未能幸免。现在看来,舞厅就像是中老年俱乐部,当年的舞者有不少人已经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来跳舞,可城中的舞厅太少了,舞票虽然贵多了,就这样舞厅都有随时关门的可能,因为场地的租金贵多了。

爱跳舞的六零后和七零后,虽然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他们是最不服老的一代人,他们跳舞的劲头比年轻人都嗨,他们的舞技越发的精进,把交谊舞跳成了国标舞。好多人成了老师,上了头条,成了知名的网红老师,把自己的爱好发扬光大。愿喜欢跳舞的六零后和七零后,舞姿永远飘逸,生命不息,跳舞不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1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