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前景 >> 小伙回家乡开设公益课堂村娃不出村就能学国
“抬手、转胯、腿绷直,同学们好样的……”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孙志勇耐心地帮每个学生调整舞蹈动作,在一间普通的农村平房里,近20名孩子度过了既充实又欢乐的课后时光。这是江南街道七联村学田山村民小组的一个会议室,虽然条件简陋,清扫完毕后,却成为该村孩子们周末学习舞蹈的课室。
年,在深圳从事国标舞教学工作的孙志勇选择回到家乡七联村学田山村民小组,为村里的孩子开办免费的公益舞蹈培训,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从此,孩子们不出村就可学习舞蹈,课余生活增添了一份动感和活力。据悉,这也是村里孩子享受到的第一个公益培训班。
孙志勇在教村里的孩子学习国标舞。
辞工返乡开办公益课堂
今年23岁的孙志勇毕业于一所艺术学校国标舞专业,随后在深圳从事国标舞教学,毕业就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这对他来说很是难得。然而,工作一年半后,因疫情影响和照顾父母的需要,同时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想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孙志勇在年选择了回到七联村,为学田山村民小组的孩子进行免费的舞蹈培训。
说起回乡任教的原因,孙志勇告诉记者,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虽然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孩子们要想就近上艺术类的培训班还是比较困难。“我在深圳上班时,有次老家的婶婶说堂弟在家看着我的跳舞视频偷偷学,当时很是感触。”孙志勇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因为农村教育条件有限,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回到家后课外活动很少,“我现在有能力了,就想为家乡做点事,于自己、于社会、于村里都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年孙志勇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毅然选择回到了学田山,在村里开设国标舞公益课堂,让这里的孩子能有接触艺术的机会。
村里腾出会议室做舞蹈室
由于学田山公共资源有限,唯一的小公园铺设的户外地砖不利于国标舞教学,且四周被民房包围,在这里上课也会扰民,户外教学还受天气影响,因此教学计划一直很难实施。学田山村民小组组长孙文兴了解到情况后,将村民小组的一个会议室腾了出来,让孩子们有了可以上课的地方。从选择场地、打扫卫生到开始上第一节课,孙志勇和村民小组干部都亲力亲为,终于在年12月开启了村里的第一个公益课堂。
考虑到舞蹈服装的花费不小,不想增加孩子们的家庭负担,孙志勇只要求孩子们穿上运动装、合适的鞋子参与练习,而这些不太修身的衣服增大了教学难度,因为很难发现孩子们的动作是否标准到位。“只能花更多心思,每个动作都要教得更加仔细,每练习一个动作,都要上前确认每个孩子的动作是否标准。”孙志勇说道。全身镜在舞蹈室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孩子们可以看着镜子调整自己的仪态和动作,但是对会议室墙面进行改造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也会影响后续会议室的使用。所幸的是,这个公益培训班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乡村振兴需要文化振兴,孙老师的舞蹈公益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行动。现在我们村民小组干部正在努力解决相关设施问题,计划通过社会公益募捐和乡贤捐赠的方式,为公益课堂完善基础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学田山村民小组副组长孙晓燕说。
学舞蹈让孩子们更自信快乐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教育,通过学习艺术形态来陶冶情操和训练审美感官,对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提升艺术气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一开始的害羞腼腆,到现在的自信勇敢,孙志勇看到了孩子们身上明显的变化。
“村里条件有限,除了上学,没有别的去处,更别说参加舞蹈培训班了。现在家门口就有公益课堂,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家长也很放心。”舞蹈公益课堂开起来后,五年级学生林俊宇就报名参加了,周五晚上和周六下午有两节舞蹈课。解决了“孩子们放学后去哪”的问题,妈妈林萍英高兴不已。“孩子很喜欢跳舞,除了上课,其余时间还经常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家里或者小公园练习动作,比做作业还积极。感谢孙老师,让孩子们有机会学习舞蹈。”林萍英说。
寒假期间,村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来参加舞蹈课,年龄从5岁到13岁不等,最多时有23人。孙志勇会根据他们的学业情况调整上课时间,如今已固定在周末上两节课。因为亲切、有耐心,孩子们都很喜欢孙志勇。“孙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哥哥一样,因为他我们才有机会接触国标舞,以前总是在电视上看到,没想到我们也能学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平时颇为内向的林俊宇逐渐变得开朗。在简陋的课堂里,他一边练习压腿一边诉说着自己的小心愿,“我希望以后也能像孙老师一样,在舞台上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文/图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通讯员陈浩民吕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