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前景 >> 古人也跳广场舞跟着节奏一起摇摆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马远家中多出画院侍诏,因家学渊源,他很早就接触了绘画。之后学习李唐之风,却不落窠臼,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马远很喜欢用边角式构图,将山石集于画面某一角,与他处的留白形成虚实对比,给画面留出呼吸与想象的空间。
于是人们为他起了个外号——“马一角”。
图
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页,绢本设色,26.7×28.6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当时还有一个画家有类似的习惯,不过那位画家喜欢只画半边景色,给人以遐想的空间。那位画家就是夏圭,也就是“夏半边”。
图
南宋·夏圭《湖畔幽居图》,绢本设色,23.8×24.9厘米
现藏大阪市立美术馆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的,正是出自“马一角”中年时的一幅力作——《踏歌图》。
图
南宋·马远《踏歌图》轴,绢本设色,.5×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踏歌
单独拎出“踏歌”,你或许会觉得陌生。
但提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你就熟悉了。
《资治通鉴》中有注:“踏歌者,连手而歌,踏地以节。”
图
《踏歌图》局部
踏歌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古人将以足踏地作节奏,载歌载舞的群众舞蹈称为踏歌。这类舞蹈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自唐代风靡民间。
踏歌没有非常严谨的舞步要求,所有人可以随意的舞动四肢,自由、活泼是踏歌最大的特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踏歌理解成古代版、全年龄段都可以参与的“广场舞”,只是音乐需要众人“自带”。
画中的村民们耕作一年,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村里的男女老少踩着节奏,前歌后舞,将忧心事抛诸脑后,专心享受这一刻的喜悦。
人物
人物在画中占比很小,所在位置靠下,许多人第一眼甚至注意不到画中的人物。
但这几个村民是《踏歌图》的绝对主角。
我们从画面最右侧开始看。
中年村民背着酒葫芦,似是因丰收的喜悦多喝了几碗酒,喝醉了,整个人晃晃悠悠,步履蹒跚。
图
《踏歌图》局部
但若说他已然醉的人事不知,又不尽然,瞧,他的酒葫芦不还好好背在肩上,一点没洒吗?
再往前,是两位手舞足蹈的中年村民。
图
《踏歌图》局部
他们的喜悦无需多言,从咧开的嘴角,高抬的腿,蹦跳的姿态中就能穿透纸面,感染看画的每一个人。
再往前,就是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
图
《踏歌图》局部
老人胡子花白,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却高高举起,似在招呼后面的中年人,又像在摆手抒发心中欢欣。
从拐杖不难看出,老人平时绝对不是健步如飞。但这里的他却微弯膝盖,一腿高抬,作舞蹈状。
作者却犹觉人物数量不够。除了这几位成年人,作者又在小路最前方、画面左下角加上了两个幼童。
图
《踏歌行》局部
两个小孩表情似乎有些惊讶,个子较矮的孩童双臂张开,似乎刚从奔跑跳跃中停下。年纪稍大的女孩则对后方成年人不顾形象的舞动表示诧异。
孩子们或许不理解平时威严的长辈为何如此喜出望外,但快乐是会传染的。虽然不理解,但他们看着看着,也笑了起来。
正如现在的你,同样为了八百多年前一幅画中的丰收与喜悦,悄悄翘起了嘴角。
山水
马远善用斧劈皴法画山石。皴法是表现画中山石、峰峦或树木表皮脉络纹理感的画法,表现山石峰峦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等。
斧劈皴是表现山石质感的皴法中的一种。画家一般用毛笔横扫,表现山脉刚硬的质感。用斧劈皴画出的山峦,似是用斧头劈出来一般,因此得名。
图
《踏歌图》局部
烟雾缭绕的山间,隐约可见几处建筑屋顶。有学者考证发现,这几处建筑与长廊很像南宋皇宫。
图
《踏歌图》局部
按这种说法,画面分为上下两部的原因便比较明显了。
上部云雾遮掩的“天上宫阙”是帝城,在古代人民概念中,带着“天子”的光环,并非凡人可见。
而下面的田埂与村民,代表的则是“人间”。
“天上人间”的概念,正对应着宋宁宗在画上的题诗——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这是宁宗皇帝对太平盛世的期盼,也是马远对人民安居乐业的最高想象。
图
《踏歌图》局部
结语
太平盛世之下,
百姓安居乐业,共谱江山图画。
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才有的万里风光。
江山万里春光好,
处处笙歌醉太平。
来源: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