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前景 >> 幼儿舞蹈创编的内容及要求从身心特点出
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夸张和拟人化的特点。正所谓,凡是清新悦目、动人心弦的好作品,无不投射着童趣、童知、童幻和童乐的完美统一,这样的舞蹈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接受。
为了克服幼儿舞蹈创造中的“成人化”“专业化”的倾向,在创造实践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
1.生理:如骨骼较软易变形:肌肉纤细,弹力小,收缩力差容易疲劳;神经系统、大脑发育迅速,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等。这些特点带来了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节奏感都比较差,相比之下幼儿的弹跳发展得比较好。
2.婴幼儿身体发育比例,以头为准时“站五、坐三、盘二半”,显然比例比成人大,相对四肢较短,因此在动作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幼儿身体发的自然素质,克服其不足,力求舒展,开放,动作节奏鲜明、欢快,使幼儿显得活泼可爱。
3.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思维形象具体,注意力易转移,好奇心强,易幻想,好模仿等。
我们在舞蹈创编中,应该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实践经验中,采取具有童话、科学幻想和游戏特点的舞蹈形式。利用短小、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性强、情节性简单、动作性强等特点的舞蹈构思来创编丰富多彩的幼儿舞蹈。
但是在幼儿舞蹈教育中也应注意一些问题。
在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上应偏重于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和自娱性,便于普及的舞蹈,半玩半唱,轻松愉快,这才符合艺术教育的宗旨。
幼儿歌舞的表现内容要精练、单纯、主题思想明确,表现中的一样选择应选顺口、流畅、歌词生动形象,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能启发幼儿对舞蹈的联想和想象。
动作编排要符合年龄态度,注意形象性,易被幼儿理解,动作幅度,活动量多不易过大,让幼儿力所能及就行。
动作的衔接与变化也有规律,便于幼儿记忆,在队形和角色的安排与变化时,应简单好记,在小班的舞蹈表现时,最好是统一的,少变化。
节奏应是鲜明、强烈,能引起幼儿的动感。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乐句最好是整齐的,这有利于幼儿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达和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