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猩猩 >> 黑猩猩的种类 >> 豆瓣评分86,一部萌娃们的纪录片,揭秘
我们通常会认为,婴儿是脆弱的、无知的,需要成人用心地去保护、去教育。然而,BBC通过大量对婴儿的研究发现:婴儿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韧、厉害得多。
婴儿一出生就会游泳,他们能尝到颜色、嗅到声音,他们有着“最强大脑”,能辨别世界上任意一门语言……
纪录片《婴儿的秘密生活》时长46分钟,我反复看了5遍,并查找相关的书籍,花了2天时间,梳理出这篇字的文章,建议你花5分钟时间看一看,重温那一段被我们遗忘的婴儿时光。
01刚出生的婴儿能在20分钟内模仿他人的表情动作
新生儿呱呱坠地时,就有一种通过复制他人行为来学习的原始能力——模仿,他们可以直接搜寻人类面孔,并在20分钟内模仿看到的表情。
比如,养育者在逗小宝宝玩时朝他吐舌头,小婴儿也会跟着模仿,做出和他人行为相似的动作。
小小的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美国发展心理学领域权威教材《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中有提到一项研究:
科学家在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的一些区域找出了一些专门化的细胞,称镜像神经元。人类拥有非常精细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使我们能够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如微笑或扔球,同时使其在大脑里进行模拟。镜像神经元被认为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复杂社交能力的生物基础,包括模仿共情和理解他人意图。
下面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个婴儿和一只黑猩猩从出生后两天到几周,对成人面部表情的模仿。
婴儿喜欢模仿,养育者也乐于看到婴儿模仿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模仿能力使婴儿和父母的关系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02婴儿是天生的游泳健将
每次看到小婴儿在水中游泳时,旱鸭子的我就会汗颜不已,同时也很困惑:小婴儿为什么会游泳?不会被水呛到吗?看纪录片后,我总算找到了答案。
反射阻止淹没水中的婴儿用鼻子呼吸,高喉头使张嘴时水流向胃部而不是肺部。在学会爬行和走路前,他们的躯干本能踢动,推动他们前行。
纪录片中讲到一个案例:6个月山姆连人带推车掉入河里,在极度冰冷的水中,头朝下呆了长达6分钟,被救起时脸色苍白,大脑活动已经停止了,医生觉得是在拯救一个死婴,但是四五个小时后山姆竟然醒过来了。
正常人没经过训练,在水下只能憋气30-60秒,而小山姆在水里呆了6分钟后仍能安然无恙,这不得不让我们感慨婴儿的坚韧与神奇。
03婴儿有复视觉,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
为了将现实世界看成一张图片,大脑将我们每只眼睛看到的整合在一起,但小婴儿做不到,在眼部肌肉变强大之前,婴儿看到的世界是模糊的,色彩鲜艳、高对比度的东西对他们而言更具吸引力。
因此对小月龄的婴儿而言,喜欢的早教玩具是黑白卡、各种颜色鲜艳的玩具。
科学家认为婴儿有复视觉,他们眼睛最佳的聚焦距离离面部20厘米,刚好是母亲哺乳时眼睛离婴儿的距离。
我们似乎知道这一点,会习惯性地把脸凑到婴儿面前,摸摸他们的小脸、小手,这让婴儿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跟我们互动。
04在响亮的持续的低沉的声音中,婴儿容易入睡
妊娠期时,妈妈的心跳传到子宫是90分贝,这与跑车轰鸣的声音一样大。
持续的低沉的声音可以模仿婴儿在子宫内的听觉体验,温和的振动和摇晃增加了声音的熟悉度,这就是为什么婴儿更喜欢在车里睡觉。
当小婴儿睡觉前难以安抚时,播放白噪音或者发出“sisisi”的声音,他们也会更容易安静下来,进入梦乡。
婴儿能辨识妈妈及其他熟悉的声音,他们听到的声音会有点小回音。因此,当我们重复地,缓慢地拉长尾音跟婴儿说话时,他们会更加开心。
05婴儿睡觉时可以倾听并获取周围人的情绪
研究表明,婴儿的梦是我们成人的近两倍。科学家通过监控熟睡婴儿的大脑,发现他们并不像我们睡得一样沉。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他们睡觉时可以倾听并获取周围人的情绪。
婴儿的这一超能力给养育者们敲醒了警钟,不要以为婴儿什么都不懂,他们可精着呢。正如《实用程序育儿法》书中提到的,想要宝宝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要成为P.C型父母,即保持耐心和清醒。
06婴儿能尝到颜色,嗅到声音
脑电波显示有时婴儿大脑的某些部分会产生不寻常的变化。因此小婴儿可能会听到吵闹的噪音,并在此间感受到这种噪音,他们可能会看到明亮的光线并产生嗅到这种光线的感觉,就是因为他们脑细胞间万亿根连接并没有正确的组织起来,所以他们可以尝到颜色的味道,嗅到声音的气息。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书中将婴儿的这一行为称为“联合知觉”,即婴儿会把客体和事件知觉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光、声、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信息流。
比如,当新生儿转向声音传的方向时,会用简单的方式来接触物体,这表明婴儿是把视觉,图像,声音和触觉放在一起做出预期的。
这也是现在提倡早期进行亲子互动的原因,养育者摇着色彩艳丽的拨浪鼓,给婴儿做被动操等都为婴儿联合知觉的扩展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07婴儿有着“最强大脑”
研究表明婴儿越小大脑适应性越强,某些功能丧失后越有可能被重构至未损伤部分。
纪录片中提到一个案例: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婴儿,在3个月时就被确诊为癫痫症,一天要发作多次。后来不得已切除了一半大脑后,他的癫痫得到了根治,可以跟其他孩子一样相对正常地生活。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对于成年中风患者来说,大脑仅缺失一小部分,就会造成瘫痪、甚至死亡的毁灭性后果。可见,婴儿有着灵活的大脑,他们并非什么都不懂,相反,他们的大脑极擅长学习和适应,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08婴儿的饮食偏好早在娘胎里就形成了
婴儿总喜欢妈妈怀孕时吃的食物,在妊娠期间,羊水含有丰富的味道和气味,这种早期经验会影响新生儿的偏好。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里提到了一项研究:一部分母亲在妊娠最后两周经常食用茴香,另一部分母亲则不食用。出生当天给新生儿闻茴香的气味时,吃茴香的母亲所生婴儿会转向茴香方向,并且吸舔;未食用茴香的母亲所生婴儿把头扭向另一边,这种反应差异在4天后仍然持续。
原来,妊娠期妈妈吃什么真的会影响到宝宝的饮食偏好,为了宝宝能更好地享受食物,准妈妈们可别偏食厌食了。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婴儿吃的越杂乱,学习的也越快。这是因为他们能学到固体液体或者普通弧状物间的区别,胡乱地吃是婴儿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09婴儿比成人多70块骨头,随着长大骨头会慢慢融合,甚至长出新的
从触摸、进食、爬行到行走,为了使身体上得到成长,婴儿柔软的骨骼必须坚硬起来。婴儿比成人多70块骨头,有些骨头会慢慢融合起来,比如头颅骨,而在身体的其他地方,原来没有骨头也会长出骨头。
刚生下的婴儿没有膝盖骨,但他们习惯摔倒学会走路,膝盖上的软骨才会长成坚硬的骨头。
小贝贝(我6个多月的儿子)现在能够把大人的枕头举过头顶、自如地左右翻身、度转圈、撅起屁股爬几下、托着站一两分钟。抬头、翻身、移动这些简单的技能他是通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尝试才习得的。
婴儿的这种专注、坚韧、永不言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成人学习和反思。
10婴儿会爬后,能躲开掉下去的风险
小贝贝第一次坠床时,我吓得不轻。相信很多婴儿都会有坠床的经历,然而,他们熟练了爬行后,会更加小心翼翼,避免一切看起来不对劲的事情,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翻阅了《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才知道,爬行促进了婴儿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婴儿会爬以后能够区分深与浅,也就是有了深度知觉,深度知觉帮助他们防止碰到家具或从楼梯上摔下来。
11婴儿生下来就准备好学习任意一门语言
成人能够辨别组成母语的45种声音,然而6个月的婴儿可以辨别世界上任意语言的种声音的区别。婴儿生下来就准备好学习任意一门语言。
学习的过程从形状而非声音开始,婴儿在学习新词汇时会看别人的口型,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口型,一个简简单单的词就需要70块不同肌肉以一种精密的程序工作。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如果婴儿生活在多种语言的环境中,他会发出所有语言的声音,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呢?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美国教育大师霍特表示:答案似乎是耐心和坚持不懈的试验;是几千次的尝试,尝试发出声音、音节和词语;是把自己的声音和周围人发出的声音进行比较;渐渐地把自己的声音接近他人的声音;最最重要的是,即使做错了,都不放弃尝试。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婴儿时期,我们通过吃手吃脚来认识自己,好奇地张望这个多彩的世界,学习说话以便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我们学习、移动甚至斗争比任何时候都要多,然而我们对此并没有任何记忆。
感谢这部走心的纪录片,让我站在婴儿的视角,重温了那段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光,也认识到了早期阶段的重要性。
婴儿是带着“超能力”来到这个世界的,作为养育者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是贝贝妈,从教6年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现在是一位在家码字的全职妈妈。只写最走心的带娃心得、育儿干货。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