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猩猩 >> 黑猩猩的种类 >> 三岁看老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关于孩子大脑发育
昨天一个同事来到我家里做客,是同事看到我三岁的孩子,突然问道:“你的孩子有没有上那些早教机构啊?”这句话不禁让我想起早教机构对我宣传的话语“孩子三岁看老啊,孩子这个年龄是大脑发育的黄金年龄,千万不能错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我们机构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进步”。
我知道这是教育机构在贩卖焦虑,但是想起这些我还是忍不住的产生焦虑感。我叹了口气向同事说道:“没有啊,我觉得这些都是骗人的,俗话说,三岁看老,我的孩子整天待在家里,总感觉孩子已经和别的孩子有了很大的差距”同事微微一笑的说:“你还算理智些,其实孩子三岁定终身是谎言”
“婴儿从出就要开始教育,如果你在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这句话出自美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但是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向家长告知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家长要主动有意识的去教育孩子,不能对教育有所懈怠。
所以这只是心理学家的善意提醒,和这句话一样的是“三岁看老”这也是人们的善意提醒,让家长重视对于孩子的教育,但是却被一些人故意曲解,那么我们就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去分析一下,三岁看老是否具有科学依据。
一,关于孩子大脑发育机制需要了解的事
想要弄清楚孩子是否三岁定终身我们先来看一下,孩子的大脑发育是否成熟,这很大部分意味着孩子是否成熟,孩子的大脑发育可以分为三个重要时期。
怀孕3~6个月。这个时期孩子还处在无意识阶段,大脑没有产生独立的意识,但是孩子脑部发育是十分迅速的,大脑迅速产生新的细胞,如果只谈论大脑细胞的数量,那么这个时期的孩子基本就与成人无异,总体大脑建设完成56-60%。
孩子处在6个月~3岁。这个时期的大脑内部开始细分,并且大脑的各个部分产生稳定的联系,因为这一时期的突触和髓鞘发育高峰,这为大脑之间信息流提供了保障,这一时期脑部建设达到80%-90%。
3岁~6岁之间。这也就是我们所说三岁看老这一阶段,这时孩子大脑发育迅速,大脑的各个部分都有了明显的发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智力发展已经完成。
但是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点,当大脑中的细胞数量被确定下来之后,他就不再变化,所以人们头部受到打击之后就很可能成为植物人,因为大脑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国际脑部方面的权威科学家洪兰教授,用科学的研究表明了,三岁定终身只是谣言。
大脑的发育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
1,大脑会变成你期待的样子。大脑其实具有很高的可塑造性,因为大脑神经元会把那些认为不常用的部分逐渐的断开。根据心理学自我实现中,在不断的暗示下你会成为你期待的人,例如,你一直骂孩子是个笨蛋,孩子也就真成为一个笨蛋。
2,脑部的发展会应新的发展需求。当你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的时候,大脑甚至会改变自身的结果来帮助你克服苦难,演员帕德里夏妮尔,就因为不想离开舞台,坚持四年康复使他的右脑运动皮质替代了左脑已经坏死的部分,使她重新登上舞台。
二,“三岁定终身”是善意的提醒
我们可以看出三岁定终身中的定终身,并没有科学依旧,这只是人们对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提醒,告诫家长不能忽视教育,那么孩子在三岁的时候是哪些方面的关键时期呢?
1.三岁是孩子智商情商发育的关键时期。三岁的孩子已经脑部基本健全,所以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孩子的记忆力也是十分惊人的,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并且注重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在学业和交际方面打好基础。
2.三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性格在三岁以前是不明显的,孩子三岁后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家长在三岁的时候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3.三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基础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这一时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坏习惯在这时候戒掉也是比较容易的,千万不能不在意,要知道千里之穴毁于蚁洞。
家长想要让孩子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就,就要有意识的根据学习技能时从新手到家的大脑活动,培养孩子的“专家脑”,美国的多所著名大学和和熨斗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当老鼠完成一项训练任务的时候,他的脑部就会表现的更加活跃,变得更加专注。
科学人员随即继续研究老鼠脑部神经元在学习中的特殊作用,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科学家发现,动物的学习要经过四周的时间,而支持学习的正是大量神经元的活动变化,神经元对任务活动变得具有选择性,并且反应速度会不断加快,最终小白鼠会从完成任务的“初学者”转变为“专家”。
所以说专家是经过后天的不断努力而形成的,家长想要让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需要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引导。
三.在培养孩子的黄金时期,父母该如何引导
三岁定不了终身,但三岁确实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时间段,家长要充分的利用这个黄金时期,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
1、不要打孩子
我曾向我一个喜欢打自己孩子的同事讲解不要打小孩,我花费了很大的时间精力感觉自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没想到同事思考了一会,问道:“那几岁可以打比较好呢?”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殴打,在这种传统的思念下,其实会对孩子的心理和大脑发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想从大脑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要打孩子。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个叫前脑的部分,这一部分掌控着人的情绪变化,以及策略的思考,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总裁脑,父母如果殴打孩子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这一部分,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甚至连孩子的人格都会因此而改变,有的父母在孩子犯错后甚至会扇孩子耳光,孩子脸庞边缘有着听觉皮质,所以孩子很可能出现耳鸣的现象,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听觉失常
2,让孩子运动
家长可能不知道的是,运动可以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脑部的发育,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大脑会产生一些特殊的东西:多巴胺、血清张素和正肾上腺素。
大脑的多巴胺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着更好的控制,而血清张素,可以缓解孩子焦虑情绪,让孩子保持冷静。而正肾上腺素的作用就是使人比较专注。
这些看似只有吃灵丹妙药才能获得的东西其实通过运动就能很好的获得,家长要鼓励三岁的孩子多多运动,培养孩子一个运动爱好,家长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踢足球,打篮球,让孩子挥洒汗水,在锻体魄的时候孩子大脑的发育也逐渐趋于完善合理。
3、让孩子广泛的阅读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与黑猩猩的基因98.5%是相同的,其中1.5%的基因不同。但是为什么会导致如此大的差异呢?那百分之一点五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差异在于我们的具有文字的传承性,可以进行阅读,这样人类就可以享受到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智慧。
家长让孩子进行阅读的时候,可以很好的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孩子的联系能力,使孩子的内容量更加丰富,反应更快。
4、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曾有一份调查经历了几十年之久,科学家了调查名婴儿,到这些婴儿38岁时。研究结果显示:自制力、正直和毅力是人们成功的关键因素。
家长要如何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出自制力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制定规则和底线。当孩子在规则以内孩子可以自由的活动,让孩子清楚的知道底线和规则,这样就能够培养出孩子的自制力。
例如,你要带孩子去商场,在出门前已经和孩子商量好,只买一个变形金刚玩具,但是孩子到了商场后,看见奥特曼和变形金刚都非常的喜欢,哭着闹着想全都要,这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把孩子抱起来,等待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和孩子讲道理,其实让孩子哭够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心情自然也就平复下来,重要的让孩子是非对错,规则底线,不要因为心疼孩子的哭闹而让孩子越过底线,孩子将来长大后很可能会没有自制力,去触犯社会的底线,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面对教育机构大肆宣传的口号,家长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要因为焦虑被教育机构所利用,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明白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规律行动教育,才能更加有效的培养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