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蹈者 >> 舞蹈者介绍 >> 多数人为何会推崇进化论知道真相就意味着接
在构建生命之树的过程中,树形会受到一些重要的限制。首先,对任何分类类群溯源,最终都能追溯到单一共同祖先,所以,进化树必须有唯一的基干。其次,树的所有分枝,或死亡,或进一步分叉。分叉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相隔较远的分枝不会汇聚。这两个限制分别被称为单系性(monophyly)和趋异性(divergence)。尽管有这些限制,进化树可能的树形仍近乎无穷无尽。拿灌木的生长来打比方,它可以迅速展开,达到最大的幅度,然后逐渐收回,向上削尖,就像圣诞树那样。或者,在迅速分枝后,不向中间收回,而是保持现有幅度。
在进化树上,这种情况的产生,归功于物种形成和灭绝之间达到的持续平衡。或者,像风滚草那样,分枝分得如同一团乱麻,形状和大小都很难分辨。上述这些多样的可能性并不常见,常见的图说坚持沿用一种原型,即“多样性递增的圆锥”,形状如同一株倒置的圣诞树。在图中,生命最初的形式简单,类型有限,越往上,生命越进步,种类越来越多,或者如图所暗示的,情形越来越理想。图所示为体腔动物的进化,可见其中所有动物都源于一种简单的扁形动物,井然有序。从基干分出几个基本类群的原型,这些类群到现在还没有一类绝种。类群继续分化,形成数目不断增加的亚类群。
图中汇集了通用教科书上常见的圆锥式图说,三幅抽象的,三幅实例的,其中所涉类群与本书论题息息相关(在第四章,我会追溯海克尔创建这种树原型的根源,还会讨论这类树状图对沃尔科特重构伯吉斯动物群的影响)。在这些树状图里,所有的树都符合一种固有模式——向上、向外扩展分枝,并不时进一步分杈;若早期有分枝灭绝,损失会很快地被后来出现的新分枝弥补,重新达到平衡。早期的灭绝事件仅能削除图中与主干相接的小分枝,如此一来,进化的过程就像一棵树长成漏斗形,上部枝叶不断生长,不断伸展,虽有种种可能,却始终符合圆锥式图说的范式。
按通常的解释,富有多样性的圆锥式图说可谓一个“大杂烩”,透露出种种深意,饶有趣味。横向轴线代表多样性的强弱——显然,位于圆锥顶部的鱼类、昆虫、腹足类(蜗牛)、海星加起来,跟底部仅有的扁形虫相比,所占的横向空间要多得多。那么,纵向又代表什么呢?从字面意思看,上下方向应该仅仅记录地质年代的近远——位于漏斗下部长颈处的生物年代久远,位于上部开口处的,则较近。可是,我们也把自下而上解读为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高级——把年代定位跟价值判断混为一谈。我们平常有关动物的书面表达,都以这种图说的主旨为基调。多样性是自然的主题,在生命之树上,我们与同地质年代的诸多小枝相邻。
在达尔文世界里,所有这些生物(同作为艰难博弈的幸存者)在某种意义上地位平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按生物复杂程度,或跟人类亲缘关系的远近)赋予价值,划分等级呢?在一篇有关动物界求偶行为的著作的书评中,乔纳森·韦纳(JonathanWeiner)(《纽约时报书评》年3月27日号)将作者写作的组织结构描述为——“沃尔特斯先生大致以进化的先后次序,从鲎讲起。黑暗中,这种生物在沙滩上相会交配,同月相盈亏和潮汐退涨同步,两亿多年来不曾间断。”在该书后面的章节里,“进化的步伐较大,一下跨越到讲述倭黑猩猩的憨态上”。
为什么把书的组织顺序称为“进化的先后”?鲎的解剖学结构复杂,也不是脊椎动物的祖先。两者分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和脊索动物门(Chordata),早在有记录的多细胞生物出现之初,它们就已各行其道。这种错误不仅在专业之外的圈子里泛滥,学术界也未能幸免。举一个近来的例子,来自美国顶级科学期刊《科学》杂志的一篇社论。其中构建了一个等级次序,其混杂和愚蠢程度,与怀特的“等级划分规则”丝毫不差。在评论实验室常用研究对象时,编委就“中间部分”进行讨论,它们位于单细胞生物和——猜猜谁在顶端,对——“处于进化阶梯上高级位置”(的物种)之间。
我们得知,“线虫、昆虫和青蛙,它们具有单细胞生物不可企及的优势,但只代表了远比哺乳动物简单的物种”。(年6月10日号)现代生命极具多样性,在当中硬造出一个单一的等级,相当不明智。这种不明智的想法,经由我们常见的图说流露出来,同时也暴露了滋生这些图说的偏见——生命如阶梯般上升,多样性如扩展的圆锥一般不断丰富。按阶梯的标准,鲎被认定是简单的类群;按圆锥的标准,它们被看作是古老的类群。
由上文讨论的“大杂烩”,还得出另一暗示——处于阶梯下方,意味着古老;位于圆锥底部,意味着简单。那些错误的阶梯式和圆锥式图说,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如此坚固,是因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难以理解的奥秘或是某种无法言表的极其微妙之处?我不这么认为,我们接受它们,是因为它们给予我们希望,我们希望这个宇宙中固有的意义观,与我们自己定义的相一致。
我们简直不能承受莪默·迦亚谟弦外之音中流露的诚实:来到这个宇宙,不知何故,宛如水,不由己地流,不知来处,离开,犹如荒原风动,我不知,不自主地吹,风往何处。在《鲁拜集》(Rubáiyát)后文中的一节四行诗里,作者采用了与之相对的策略,但是仍承认其无望的事实。爱啊!你是否能与我命运交融,齐心合力,将这等不幸的宿命一把擒住,我们是否舍得把它砸个稀烂——而后,依心之所愿,重新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