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盛唐时期敦煌壁画乐舞发展有何特点

发布时间:2024/8/24 17:01:02   
乐舞是伴随人类生产、生活而产生的重要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中国的先民就有对乐舞的记载,如《尚书益稷》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就是对上古时期乐舞详实的记载。在乐舞产生及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类有记载的乐舞壁画及雕刻等艺术形态也应运而生,如画像砖、壁画等所体现的各种乐舞形象。在众多的音乐图像中,壁画中所展现的乐舞艺术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尤其是敦煌壁画中的乐舞。敦煌,地处丝绸之路要道,是各民族交融之地,因此,各种乐舞聚集此地,造就了辉煌的乐舞艺术,这在敦煌壁画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敦煌乐舞壁画历经可十朝,时间跨度近千年,可分为四个时期:早期——北凉、魏、中期——北周、隋、盛期——唐、五代以及晚期——宋、西夏、元。这四个时期各具特色,有传承,有创新,不断地将敦煌乐舞向前推进,尤其是盛唐时期,随着国力的强盛、各民族融合以及经济的发达,此时乐舞艺术走向高峰,不仅集大成于前代的乐舞艺术,更为后世乐舞的发展开辟了新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唐舞艺术”。

01一、盛唐时期敦煌壁画中乐舞艺术对前朝的继承

敦煌壁画中的乐舞自产生以来,先后经历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唐、宋、西夏、元;在整个唐代中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以及晚唐(-)四个阶段。每一时期的乐舞壁画都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敦煌西接西域,东通中原,得地利之便,深受中西文化之影响。这在早期的壁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北凉时期是敦煌乐舞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乐舞壁画多为单人图像,表演形式较为简单,壁画内容有:天宫伎乐、飞天伎乐、化生伎乐、供养人伎乐、药叉伎乐、故事画伎乐等。敦煌第窟是敦煌独特的洞窟,作为北凉时期的洞窟,其中展现了早期敦煌艺术的特点。洞窟有四个禅室,有主有侧。洞窟内部的空间尤其狭小,只能容纳一个人坐在其中进行禅修。隋朝重修此窟时绘以壁画,内容以千佛与佛祖说法图。壁画中的舞伎舞姿多较为简单,舞伎造型以佛像为中轴,呈经典对称形象。上方双飞天伎乐头有头光,上身袒裸,披上巾,紧长裙,赤足,舞姿手势分别向左向右伸出,身体呈飞跃状态,这一舞姿为飞天经典舞姿,现各类舞蹈中跳跃舞姿与此甚为相像,有西域造型特征,线条粗犷,以凹凸法晕染表现。这是莫高窟最早出现的飞天。舞伎的其他部分并未多作变化,而后世的飞天伎乐则多以此飞天舞姿为基础进行多种发展变化并流传至今。此时的供养人面容被描绘得并不清晰,只能以其服装样式颜色、供养位置分之男女,其舞姿为最初的作揖之势,以示对佛的供奉之态和敬重之意。北凉时期乐舞图像中的舞姿主要呈现出异域风格,但不乏有中原因素。主要体现在各个伎乐的手势与服饰,如菩萨伎乐的舞姿多呈现佛教中的“释迦五印”,即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此外还有多种变化的手印形式,这些都构成了最初的敦煌乐舞壁画中的舞姿手势。还有一些伎乐及壁画中的其他人物,虽多是外来佛教中的手势,头戴异域饰品,但其服装却已开始有明显的中原特色,如第二百七十五窟北壁中的千佛形象等,还有一些伎乐虽手持外族类乐器但身着汉服。从隋朝开始,敦煌壁画中的佛教逐渐进入兴盛状态,壁画的艺术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仅伎乐的展示形式有所增多,其舞姿形态也开始变化,同时壁画中所出现的乐器和乐队也越来越多。唐代,迎来了属于敦煌乐舞壁画的辉煌时期。此时的敦煌壁画不仅保留了大量早、中期的伎乐形象与舞姿,如初、中唐时期在乐舞舞姿中所体现的胡旋舞舞姿、胡腾舞舞姿、拓枝舞舞姿等,有旋转舞姿、踢踏舞姿、双人相对舞姿等,舞姿展现出硬朗及身形棱角分明的特点,腰身上有着柔美温和,展现女性身材曲线的特点,这些都是对前代艺术的继承。与前代不同的是,这一时期敦煌壁画中的乐舞舞姿有了明显的变化,舞者身兼柔软和刚健之美,舞姿不再单一,衣饰更为繁华,头戴华丽宝冠,身上多为长衣、彩带,极具仙气,舞姿样式多样生动,人物的面部更为详细,多为细眉凤眼,丰唇高鼻,神色自然;乐舞中的飞天伎乐数量不断增多,飞天舞姿的变化更为繁琐,动感十足,且飞天姿态千变万化。这些飞天伎乐的衣服装饰优美精致,飘带以长于自身数倍的形态环绕周身,飘逸灵动,且周围云朵色彩鲜艳密集,形状各异。在《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中都有对此形态的模仿。而此处,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368.html
------分隔线----------------------------